局促不安

jú cù bù ān
成语解释:
局促:也作“侷促”;或“跼促”;拘束;不自然。形容举止受约束、不自然、不安静的样子。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2回:“昭公虽不治罪,心中怏怏,恩礼稍减于昔日。祭足亦觉跼蹐不安,每每称疾不朝。”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形容举止拘束,心中不安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
近代成语
成语正音:
促,不能读作“cǔ”。
成语辨形:
促,不能写作“足”。
成语辨析:
~和“忐忑不安”;都包含“心中不安”的意思。但“忐忑不安”指心神极为不安;常形容紧张、惊慌或担扰的心情;~指心神不安外;还指举止拘谨不自然。常形容紧张、惊讶的神态。
近义词:
坐立不安 »、忐忑不安 »
反义词:
落落大方 »、无拘无束 »
成语例子:
只见文老爷会在那里,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很觉得局促不安。(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三回)

局促不安是什么意思

国语辞典

形容紧张恐惧,不知所措的样子。《文明小史.第三三回》:「一张方方的脸皮,一阵阵的红上来,登时觉得局促不安。」也作「跼蹐不安」。

ill at ease, uncomfortable

德语 genieren (V)​

法语 mal à l'aise

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局促不安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强烈推荐

名师教学: 语文 英语 其它

教育部资源中心制作的优秀精品课程

新版教材: 语文 英语 其它

囊括统编版、人教版、沪教版等众多权威教材

系列资源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