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元晦十六日下山之韵》 张栻

归袂随云起,篮舆趁雪明。
山僧苦留客,世故却关情。
小倚枯藤杖,聊听绝涧声。
如何山下客,一笑已来迎。
分类:

作者简介(张栻)

张栻头像

张栻是南宋中兴名相张浚之子。著名理学家和教育家,湖湘学派集大成者。与朱熹、吕祖谦齐名,时称“东南三贤”。官至右文殿修撰。著有《南轩集》。

《和元晦十六日下山之韵》张栻 翻译、赏析和诗意

《和元晦十六日下山之韵》是宋代张栻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归袂随云起,篮舆趁雪明。
归袂随着云彩一起升起,篮舆趁着雪光明亮。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离开山上,随着云彩归去的场景,篮舆在雪光之中行进的景象。

山僧苦留客,世故却关情。
山中的僧人舍不得留住客人,尽管他们对世事熟稔,却不过问人间的情感。
这两句表达了山中僧人虽然对世事有所了解,但他们不牵涉于人情世故之中,不过问人间的情感。

小倚枯藤杖,聊听绝涧声。
诗人依靠着干枯的藤杖,静静地倚在一旁,聆听着深山中清幽的涧水声。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山下停留的情景,倚靠着藤杖,聆听着山谷中幽静的涧水声。

如何山下客,一笑已来迎。
山下的客人们如何能够不笑,一笑之间已经有人迎接了。
这两句表达了山下的客人们一到达,就有人迎接他们,并且他们都面带微笑。

整首诗通过描绘山中景色和山下客人的相遇,展现了山中僧人与世俗之间的差异。山中的僧人深居简出,不受世俗的牵绊,专注于自然和内心的修炼。而山下的客人们则带着欢笑和好奇来到山中,体验山中的宁静和美丽。这首诗词通过对比山中和山下的景物与人物,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世俗的隔离,同时也揭示了世俗与山中生活的对比,强调了山中生活的纯净与宁静。整首诗意境明朗宜人,通过简洁的描写和对比,展示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和元晦十六日下山之韵》张栻 拼音读音参考

hé yuán huì shí liù rì xià shān zhī yùn
和元晦十六日下山之韵

guī mèi suí yún qǐ, lán yú chèn xuě míng.
归袂随云起,篮舆趁雪明。
shān sēng kǔ liú kè, shì gù què guān qíng.
山僧苦留客,世故却关情。
xiǎo yǐ kū téng zhàng, liáo tīng jué jiàn shēng.
小倚枯藤杖,聊听绝涧声。
rú hé shān xià kè, yī xiào yǐ lái yíng.
如何山下客,一笑已来迎。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和元晦十六日下山之韵》专题为您介绍和元晦十六日下山之韵古诗,和元晦十六日下山之韵张栻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