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旗鼓的成语 (10个)
-
1
重张旗鼓
- 成语拼音:
- chóng zhāng qí gǔ
- 成语解释:
- 重:重新;旗鼓:古时作战用的旌旗与战鼓。比喻失败或受挫折后,重新整顿与组织力量,准备再干
- 成语出处: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48回:“圣清室已覆,袁为总统,他自然重张旗鼓,又复上台。”
-
2
重振旗鼓
- 成语拼音:
- zhòng zhèn qí gǔ
- 成语解释:
- 见“重整旗鼓”。
- 成语出处:
- 清·湘灵子《轩亭冤·惊梦》:“侬欲重振旗鼓,烦你拟篇男女平权文劝戒女子。”
-
3
重整旗鼓
- 成语拼音:
- chóng zhěng qí gǔ
- 成语解释:
- 重:重战;整:整顿;整治;旗鼓:古代作战时用来发号令的旌旗和战鼓;用以代表军事力量。比喻失败或受挫后;重新整顿组织力量;准备再干。也作“重振旗鼓”。
- 成语出处:
- 宋 克勤《圆悟佛果禅师语录》第17卷:“法灯重整枪旗,再装甲胄。”
-
4
大张旗鼓
- 成语拼音:
- dà zhāng qí gǔ
- 成语解释:
- 大规模地摇旗擂鼓(张:展开;铺排;旗鼓:古代作战时传达军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现泛指做事规模和声势很大。
- 成语出处:
- 清 张春帆《宦海》:“李参戎带着这些人陆续出了镇南关,便大张旗鼓,排齐队伍,浩浩荡荡地向前进发。”
-
5
旗鼓相当
- 成语拼音:
- qí gǔ xiāng dāng
- 成语解释:
- 旗鼓:古时作战以摇旗击鼓指挥进退。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
- 成语出处: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隐嚣传》:“如令子阳到汉中、三辅,愿因将军兵马,旗鼓相当。”
-
6
重兴旗鼓
- 成语拼音:
- zhòng xīng qí gǔ
- 成语解释:
- 犹言重整旗鼓。
- 成语出处:
- 清·新广东武生《黄萧养回头》:“现下招集人才,团练军马,倘有机会可乘,一定重兴旗鼓。”
-
7
旗鼓相望
- 成语拼音:
- qí gǔ xiāng wàng
- 成语解释:
- 望:向远看。队伍很长,旗帜和战鼓前后相接,威武雄壮
- 成语出处:
- 《魏书·苻坚传》:“坚南伐司马昌明,戎卒六七万,骑二十七万,前后千里,旗鼓相望。”
-
8
鸣鼓而攻
- 成语拼音:
- míng gǔ ér gōng
- 成语解释:
- 大张旗鼓地加以讨伐。
- 成语出处:
- 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
9
敲锣放炮
- 成语拼音:
- qiāo luó fàng pào
- 成语解释:
- 谓大张旗鼓地活动。
- 成语出处:
- 洪深《香稻米》第三幕:“还不是他用狗头军师自作主张自讨好、敲锣放炮的硬出头!”
-
10
智均力敌
- 成语拼音:
- zhì jūn lì dí
- 成语解释:
- 谓双方的智略或势力旗鼓相当。《三国志·魏书·王朗传》:“假使权亲与蜀贼相持,搏战旷日,智均力敌,兵不速决,当须军兴以成其势者,然后宜选持重之将,承寇贼之要,相时而后动,择地而后行,一举更无余事。”《宣和书谱·行书二·虞世南》:“[虞世南]当时与欧阳询皆以书
- 成语出处:
- 《三国志·魏书·王朗传》:“假使权亲与蜀贼相持,搏战旷日,智均力敌,兵不速决,当须军兴以成其势者,然后宜选持重之将,承寇贼之要,相时而后动,择地而后行,一举更无余事。”
* 关于旗鼓的成语 形容旗鼓的成语 描述旗鼓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