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客夜与故人偶集

戴叔伦 戴叔伦〔唐代〕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蛩。(泣 一作:覆)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秋月又一次盈满,城中夜色深浓。
你我在江南相会,我怀疑是梦中相逢。
晚风吹动树枝,惊动了栖息的鸟鹊。秋草披满霜露,伴随着悲吟的寒虫。
你我客居他乡,应该畅饮以排遣愁闷,留你长饮叙旧,只担心天晓鸣钟。

注释
偶集:偶然与同乡聚会。
天秋:谓天行秋肃之气;时令已值清秋。唐李白《秋思》诗:“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
城阙(què):宫城前两边的楼观,泛指城池。《诗经·郑风·子衿》:“佻兮达兮,在城阙兮。”孔颖达疏:“谓城上之别有高阙,非宫阙也。”千重:千层,层层迭迭,形容夜色浓重。《后汉书·马融传》: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此诗正写于作者江南入幕期间结果在一个秋天的夜晚,于江南某旅店之中,偶然遇见离别多年的同乡旧识,不觉满怀惊喜;但是相逢苦短,天亮又将分别,却不知下一次相会将在何时何地,这引起了诗人的满腹惆怅。于是诗人题诗与同乡告别,这篇作品遂得以问世。

参考资料:完善

1、 李森.精译赏析唐诗三百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564-565

赏析

  这首诗的首联和颔联写相逢,并交代了相聚的时间、地点。首联交代了时间(秋夜)和地点(长安),一个“满”字,写出了秋月之状。颔联则极言相聚的出其不意,实属难得。诗人作客在外,偶然与同乡聚会,欣喜之中竟怀疑是在梦中相遇。“还作”和“翻疑”四个字生动传神,表现了诗人的凄苦心情。这两句充分表现了诗人惊喜交集的感情。

  颈联和尾联伤别离。颈联描写秋月萧瑟的景象。这两句紧紧围绕“秋”字写景,秋风吹得树枝飘摇,惊动了栖息的鸟鹊;秋季霜露很重,覆盖了深草中涕泣的寒虫,到处都能感觉到秋的寒意和肃杀,在渲染气氛的同时也烘托出诗人客居他乡生活的凄清,以及身世漂泊和宦海沉浮之痛;诗人借用曹操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客夜与故人偶集》是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描写了诗人于羁旅之中和故人偶然相聚的情景。首联写与故人相聚的时间、地点;颔联写在乱世中相聚实属出人意料;颈联写秋夜的凄凉景色,暗寓他乡生活的辛酸况味;尾联写长夜叙谈,借酒浇愁,深刻地表达了对故人相聚的珍惜和朋友间深厚的友谊。全诗情景交融,语短情长,含蓄婉转,意境悠远。

戴叔伦

戴叔伦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常州)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286篇诗文 ► 52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王维 王维〔唐代〕

  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

  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因驮黄檗人往,不一,山中人王维白。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离思五首

元稹 元稹〔唐代〕

自爱残妆晓镜中,环钗漫篸绿丝丛。
须臾日射胭脂颊,一朵红苏旋欲融。

山泉散漫绕阶流,万树桃花映小楼。
闲读道书慵未起,水晶帘下看梳头。

红罗著压逐时新,吉了花纱嫩麴尘。
第一莫嫌材地弱,些些纰缦最宜人。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寻常百种花齐发,偏摘梨花与白人。
今日江头两三树,可怜和叶度残春。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为有

李商隐 李商隐〔唐代〕

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
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

APP会员免广告

© 2024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