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打开有五色云饰的窗户,俯瞰沧浪江水,这里仿佛还带有唐代王勃等人挥毫泼墨时遗留的香气。
日月循四时在宽阔的黄道中运转,江山美景如一幅展开的长幅画卷。
国势飘摇,如同回旋的风,动荡起伏不定;在这国势颓微的关键时刻,又是谁驾船独自航行迎接风雨?
回想十几年前为朝廷奔走时曾漂泊于此,当年在腾王阁前所栽的新柳如今已郁郁成行。
注释
瞰:俯视,往下看。
翰墨:笔墨。
黄道:天文学术语,是从地球上来看太阳一年“走”过的路线,是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而产生的。
抟:盘旋。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