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清平乐·画屏无睡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清代〕

画屏无睡,雨点惊风碎。贪话零星兰焰坠,闲了半床红被。
生来柳絮飘零。便教咒也无灵。待问归期还未,已看双睫盈盈。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临别前夜,夫妻双双不寐,外面的雨也仿佛被风惊碎。絮絮低语,以至灯花落尽都不愿睡去,只得将半床棉被空置。
生来便入柳絮,只能随风飘零,就算向上天祈祷也没有作用。你想要询问我的归期,只是还未开口就已经秋波盈盈,清泪欲滴了。

注释
清平乐:词牌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两乐调命名。双调,四十六字,八句,上片四仄韵,下片三平韵。
兰焰:即烛花。
咒:祈祷。
双睫盈盈:指眼泪盈盈,欲要滴下来的样子。

参考资料:完善

1、 纳兰容若著.纳兰词 凡尘最美的情花.文汇出版社.2014.12.第282页

创作背景

  清康熙十三年(1674),纳兰与卢氏成婚,两人感情深厚,然而因纳兰是康熙的贴身侍卫,经常随帝出巡,这样的离别对他和卢氏来说无疑是痛苦的,每次夫妻离别都恋恋难舍,也便因此生出了许多埋怨,这首词就是在这样的情景下写成的。

参考资料:完善

1、 张远编著.纳兰词全解.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08.第340页

赏析

  在旧时代,青年男女是没有恋爱自由的,只能听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至于皇亲贵胄的联姻往往还要掺杂上政治因素,情况就更为复杂了。身处这样的苦境,纳兰居然能够获得一位如意佳人,实现美满的婚姻,不能不说是一桩幸事。

  新婚美满生活激发了纳兰的诗词创作,但也带来了另外的问题。纳兰是康熙的贴身侍卫,经常随帝出巡,这样的离别对他和卢氏来说无疑是痛苦的,每次夫妻离别都恋恋难舍,也便因此多出了许多埋怨。

  本首词写的就是这样的情景,分别前夜,夫妻双双不寐,絮语绵绵,空使灯花坠落,锦被闲置。“画屏无睡,雨点惊风碎”,一切情语皆情语,这里一个“惊”字实在巧妙,分别之际,最痛苦的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这首词主要写词人与妻子分别后,追忆将别时的情景。词的上片描写别前之夜双双不寐,絮语绵绵,空使灯花零星坠落,红被空闲。发端之语又为这眷别之情烘托了氛围。词的下片先写身不由己的慨叹,既然生来就如柳絮一样飘忽不定,那么即使怎样赌誓也不行的,分离是不可免的。接下来笔锋一转,写爱妻欲问归期而先已含情脉脉的情态。俏丽婉媚,是为传神之笔。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355篇诗文 ► 1284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小重山·几点疏雅誊柳条

张景祁 张景祁〔清代〕

几点疏雅誊柳条。江南烟草绿,梦迢迢。十年旧约断琼箫。西楼下,何处玉骢骄?
酒醒又今宵。画屏残月上,篆香销。凭将心事记回潮。青溪水,流得到红桥。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临江仙·丝雨如尘云著水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清代〕

丝雨如尘云著水,嫣香碎拾吴宫。百花冷暖避东风。酷怜娇易散,燕子学偎红。
人说病宜随月减,恹恹却与春同。可能留蝶抱花丛。不成双梦影,翻笑杏梁空。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金缕曲·赠梁汾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清代〕

德也狂生耳。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遂成知己 一作:竟逢知己)
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娥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寻思起、从头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

APP会员免广告

© 2024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