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醉落魄·正月二十日张园赏海棠作

管鉴 管鉴〔宋代〕

春阴漠漠。海棠花底东风恶。人情不似春情薄。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
绿尊细细供春酌。酒醒无奈愁如昨。殷勤待与东风约。莫苦吹花,何似吹愁却。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春季天气阴雨绵绵,海棠花树被猛烈的东风吹得东摇西摆。人要赏花,不像春风摧花那样薄情,守定海棠花枝,不让鲜花凋零。
端起酒杯在春风中细细品尝,却无奈酒醒之后愁绪还像昨天一样。殷切地期待跟东风约定,不要猛烈地吹花,为什么不把愁绪吹走呢?

注释
醉落魄:词牌名。又名“”一斛珠”“怨春风”“章台月”等。属中吕调。双调五十七字,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韵。
人情:即人要赏花。春情:指东风催花落。
绿尊:同“绿樽”,酒杯。

参考资料:完善

1、 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2641
2、 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1360-1362

赏析

  “春阴漠漠,海棠花底东风恶。”“漠漠”,是寂静无声之意;“恶”,在这里是“猛烈”之意,是由“狠、厉害”的意思引申而来,此义至今在某些地区的方言中还保留着(如鲁西南和豫东)。首二句说,春天的时光万籁俱寂,但从海棠花穿过的东风却吹得强劲猛烈。标题中说“赏海棠作”,却不写海棠花的艳丽,而突出了“东风恶”。写春风、春光一般是喜悦、温暖、吹拂、和煦,纵使风大天寒,也不过用“料峭”之类的词来形容。词人别出心裁,一方面是“写实”,另一方面,也只有这样写,才与下文协调。

  “人情不似春情薄”一句,紧承“东风恶”,意思是说,人对花是有情的,春天、春风对花是薄情的,因此“东风”对花猛吹乃至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管鉴《养拙堂词》里另有一首《虞美人》,序中说:“与客赏海棠,忆去岁临川所赋,怅然有远宦之叹。”“这首《醉落魄》就是“去岁临川所赋”的。

参考资料:完善

1、 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

简析

  这首词虽为“赏海棠作”,但不以描写海棠为主,而是托物言志,借海棠抒写词人的忧思。此词通篇沉着平稳、章法严谨有序,运用拟人手法,合理自然,词中“酒醒无奈愁如昨”的“愁”,除了因落花而产生的伤春情绪以外,还应当包括离乡“远宦”之愁,极尽含蓄之致。

管鉴

管鉴

管鉴字明仲,龙泉(今属浙江)人,徙临川(今江西抚州)。乾道九年(1173),范成大制置四川后东归,道经峡州,时管鉴为峡州守,见范成大 《吴船录》 。淳熙十三年(1186)任广东提刑,改转运判官,官至权知广州经略安抚使。词题所署干支,最迟者为甲辰生日,盖淳熙十一年(1184)。有 《养拙堂词》 一卷。► 89篇诗文 ► 8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新城道中·其一

苏轼 苏轼〔宋代〕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欧阳修 欧阳修〔宋代〕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水调歌头·闻采石战胜

张孝祥 张孝祥〔宋代〕

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何人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剩喜燃犀处,骇浪与天浮。
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赤壁矶头落照,肥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

APP会员免广告

© 2024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