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宇文六

常建 常建〔唐代〕

花映垂杨汉水清,微风林里一枝轻。
即今江北还如此,愁杀江南离别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垂杨倒映,鲜花如锦,汉水澄澈碧波漾;春风轻拂,林中微吹,一朵花儿轻盈地绽放,释放着芬芳馥郁的气息。
而如今,面对江北的景色,心情仍然无法宁静;此去江南,江南春色更浓更美,离别之情将更使远行人愁杀。

注释
宇文六:诗人朋友,生平事迹不详。
汉水:长江支流,源出陕西宁强县,流经陕西南部,湖北北部和中部,在武汉市注入长江。
一枝:指一枝花。
即今:当今,现在。
还:尚且。
愁杀:亦作“ 愁煞 ”。谓使人极为忧愁。杀,表示程度深。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唐代大历年间,常建授盱眙(今属江苏)尉,仕途不得意,后隐湖北东南一带,以山水自娱,放浪诗酒、漫游名山以寄情。此诗是常建在阳春三月从江北汉水送别友人到江南时所写。

参考资料:完善

1、 (清)王士槾选.唐人万首绝句选校注:齐鲁书社,1995年03月第1版:151

赏析

  “花映垂杨汉水清,微风林里一枝轻”这两句以岸上和水中的视角,精彩地勾勒出江北春天的美景:汉水澄清,水面倒映着垂垂的杨柳,微风吹拂下,林中的一枝轻轻摇曳。诗人用简洁的笔墨,展现了春日的鲜丽景象,阳光明媚,微风和煦,杨柳和花朵交相辉映,汉水波光粼粼。通过写景的方式,诗人没有过多地渲染别离的忧伤,而是以鲜明的春景,为离别创造了一种愈加难舍的氛围。两句写出花、垂杨、水、风、林五种景物,由于组合巧妙,并无堆砌之嫌。笔触所及,广阔而悠远,飘然而来,忽然而去,为下文离别愁情失落气息作铺垫。

  “即今江北还如此,愁杀江南离别情。”这两句在写完江北春景后,通过“如此”一词反映出诗人心情的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送宇文六》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开头两句写景,从岸上和水中两个角度,写出江北春景之美;第三句收结前两句中的景物和心情,构成强烈的反跌,春色越浓所牵起的离情别绪更强烈的感觉,透露出诗人怨别愁怀的感伤;第四句进一步说江南春色更浓更美,离别之情将更使远行人愁杀,加深沉重的别情。全诗情景交融,实虚转化,以淡彩绘景,以重笔写情,天然朴实、率直真诚,毫无妆束之态。

常建

常建

常建(708-765),唐代诗人,字号不详,有说是邢台人或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过着一个很长时期的漫游生活。后移家隐居鄂渚。天宝中,曾任盱眙尉。► 65篇诗文 ► 34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太行路·借夫妇以讽君臣之不终也

白居易 白居易〔唐代〕

太行之路能摧车,若比人心是坦途。
巫峡之水能覆舟,若比人心是安流。
人心好恶苦不常,好生毛羽恶生疮。
与君结发未五载,岂期牛女为参商。
古称色衰相弃背,当时美人犹怨悔。
何况如今鸾镜中,妾颜未改君心改。
为君熏衣裳,君闻兰麝不馨香。
为君盛容饰,君看金翠无颜色。
行路难,难重陈。
人生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
行路难,难于山,险于水。
不独人间夫与妻,近代君臣亦如此。
君不见左纳言,右纳史,朝承恩,暮赐死。
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间。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听弹琴

刘长卿 刘长卿〔唐代〕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七弦 一作:七丝)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不第后赋菊

黄巢 黄巢〔唐代〕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

APP会员免广告

© 2024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