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重别李评事

王昌龄 王昌龄〔唐代〕

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
吴姬缓舞留君醉,随意青枫白露寒。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不要说秋江离别使人难堪,明日解缆开船便驶向长安。
看吴姬轻歌曼舞你我尽情酣饮,不要去管青枫白露秋夜凄寒。

注释
重别:重新别。李评事:作者的友人。
莫道:不要说。
是长安:就要到长安。
吴姬:吴地的侍妾。
缓:慢。君:李评事。
随:任随。

参考资料:完善

1、 孙琴安.唐人七绝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08月新1版:第38页
2、 许海山.中国历代诗词曲赋大观: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4:第146页

创作背景

  李评事其人无考。但从“评事”二字,知其为朝中一个负责案狱的司法官。这首《重别李评事》大约是昌龄在江宁(今南京市)任上某个秋天的作品。这从“吴姬”、“秋江”、“白露”等词语可以看出来。

参考资料:完善

1、 霍松林.历代绝句精华鉴赏辞典: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05:第116页

赏析

  诗写得很别致。对于友人的离去,他送过一次之后,离情别绪更加浓烈,于是就趁着友人还没起程,又摆下酒宴安排歌舞,与之“重别”。按照常情,这次相别,一定是两情相依恋恋不舍,“骊歌愁绝不忍听”。但是诗人为了减轻朋友的痛苦,却抢在前面先说:“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秋江离别”,在读书人心中,似乎早就有许多伤情的沉淀,其“难忍之情”恐怕是公认的。何况目下,又是他和李评事遇到的现实。然而诗人却不让说这些,用“莫道”一下子把话题引向他处。说你明日就踏上去往长安的路途,哪里有什么难?既然不难,当然也就不要说什么难了。这话是极巧妙的。友人明日登程,可逗留的时间很短。诗人抓住这一点,把离别之快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重别李评事》是一首七言绝句。题说“重别”,正说明离别之前便有难分之意。前二句直接点题,提到秋江离别的场景;后二句则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进一步烘托离别的氛围。全诗的主旨都落在第二句上,正因为“舟船明日是长安",所以今夜秋江的离别才显得特别难,所以才叫吴姬缓舞;友人醉饮,所以才不觉得青枫白露的入侵之寒,说明两人都已沉浸在即将分离的惜别之情中了,可见二人友谊之深厚。

王昌龄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而立之年,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211篇诗文 ► 180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元日

李世民 李世民〔唐代〕

高轩暧春色,邃阁媚朝光。
彤庭飞彩旆,翠幌曜明珰。
恭己临四极,垂衣驭八荒。
霜戟列丹陛,丝竹韵长廊。
穆矣熏风茂,康哉帝道昌。
继文遵后轨,循古鉴前王。
草秀故春色,梅艳昔年妆。
巨川思欲济,终以寄舟航。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田家元日

孟浩然 孟浩然〔唐代〕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重阳席上赋白菊

白居易 白居易〔唐代〕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

APP会员免广告

© 2024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