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蝶恋花·月到东南秋正半

王国维 王国维〔近现代〕

月到东南秋正半。双阙中间,浩荡流银汉。谁起水精帘下看。风前隐隐闻箫管。
凉露湿衣风拂面。坐爱清光,分照恩和怨。苑柳宫槐浑一片。长门西去昭阳殿。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秋天正半,月亮转到东南方的天中。在宫殿的双阙中间,银河在浩荡奔流。是谁起来在水精帘下窥看?在风中隐隐听到呜咽的箫管之声。
寒露沾湿衣服,微风吹拂着面庞。一个人欣赏明月的清光,这月光同时照着承恩和幽怨的人。宫苑中的柳树和槐树浑然一体。长门宫西边就是昭阳殿啊。

注释
蝶恋花:词牌名,本名“鹊踏枝”,又名“黄金缕”“卷珠帘”“凤栖梧”“明月生南浦”“细雨吹池沼”“一箩金”“鱼水同欢”“转调蝶恋花”等。本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韵。
双阙(què):古代宫殿、祠庙、陵墓前两边高台上的楼观。因两者中间有空缺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借用宫词的体裁,以寓对“君国”的情思。封建宫廷中,专制君主和宫人的关系,纯粹是主奴关系,宫人们仰承君主的鼻息,盼望能得到恩宠,这与文人们希冀进入朝廷,谋取官位是一致的,所以历来文人宫词中的宫怨,实质上也就是文人失意时的怨愤。作于1908年秋。

  月亮转到东南方的天中,正是秋半时候在宫殿的双阙中间,银河在浩荡奔流。是谁人起来在水精帘下窥看?只听到晚风吹送来隐隐的箫管之声。凉露沾湿了她的衣裳,西风拂面。她自个儿在欣赏明月的清光———分别照着宫中两处的承恩和孤怨。苑中的杨柳和宫里的槐树,望去连成一片,唉,长门宫西去就是昭阳殿了。

  清秋时分的孤寂情思。这

展开阅读全文 ∨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七律·咏贾谊

毛泽东〔近现代〕

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事堪哀。
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
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疑猜。
千古同惜长沙傅,空白汨罗步尘埃。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对酒

秋瑾〔近现代〕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读史与文化复兴之关系

章太炎〔近现代〕

  以中国幅员之大,历年之久,不读史书及诸地志,何能知其梗概?且历史非第账籍比也,鉴往以知来,援古以证今,此如弈者观谱,旧谱既熟,新局自创。天下事变虽繁,而吾人处之裕如,盖应付之法,昔人言行往往有成例可资参证。史之有益于吾人如此,今乃鄙夷至不屑道,于是国事日棘,而应之者几无不露其捉襟见肘之窘焉。

  从古迄今,事变至赜,处之者有经有权,观其得失而悟其会通,此读史之益也。盖人之阅历广则智识高,智识高则横逆之来无所惴缩。故读史须贯穿一事之本末,细审其症结所在。前因后果,了然胸中。而一代之典章制度,亦须熟谙而详识之。

  传有之曰:皮之不存,毛将焉傅?史在各种学问中,可喻之为皮板。羔裘豹饰者,爱毛而不爱皮板。抑知无皮板则毛何所丽?印度为世界古国之一,科学哲理,卓越绝伦,弘大之佛教,诞生于是,几何之学,亦由印度传至希腊。医学至刳肠剔胃,行所无事,其文化可称极高,而无历史以记载,至今印人不能追念其前代政化。

  然则居今而言复兴文化,舍注意读史外,其道奚由?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

APP会员免广告

© 2024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