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裴迪书斋望月

钱起 钱起〔唐代〕

夜来诗酒兴,月满谢公楼。
影闭重门静,寒生独树秋。
鹊惊随叶散,萤远入烟流。
今夕遥天末,清光几处愁。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夜色渐浓,月亮升起,月光洒满了庭宇和楼台。几个朋友聚在一起,饮酒吟诗。
所在的深深的庭院,层内门户早已关闭,户外万籁俱寂。一阵清风吹来,枝叶沙沙,引发无限寒意。
被惊醒的鸟雀扑刺刺猛然飞起,震落了片片秋叶。秋萤从眼前飞过,忽而又消失在暮霭中,似乎与烟流一起远走高飞了。
面对这样的月色,将会惹动多少人的愁思。

注释
裴迪:钱起、王维的友人,几人多有诗作唱和。
谢公:这里借指裴迪的书斋。原义一般指安徽宣城的谢朓楼。谢朓于南朝齐明帝时出任宣城太守,于城关凌阳山顶建造一室取名曰“高斋”。唐初宣城人为怀念谢朓,于“高

展开阅读全文 ∨

鉴赏

  “夜来诗酒兴,月满谢公楼”,几个朋友聚在一起,饮酒吟诗。不知不觉中,夜色渐浓,月亮升起来了,月光洒满了庭宇和楼台。谢公楼,晋时谢庄写过著名的《月赋》,这里借指裴迪的书斋。饮酒吟诗的热烈场面随着月光的流泻,完全被一种宁静而幽远的意味所代替。

  “影闭重门静,寒生独树秋”,此刻诗人才注意到,主人所在的深深的庭院,层层门户早已关闭,户外万籁俱寂。一阵清风吹来,枝叶沙沙,引发无限寒意。人们顿时感到秋夜的清凉。

  “鹊惊随叶散,萤远入烟流”,这两句由写四周的寂静和初秋的凉意转入写月光,但也还不是正面描写。月色无形无影,正面描写确实困难。钱起借鉴了前人的经验的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中唐时期,词人与几个朋友在初秋的晚上聚在一起,饮酒吟诗。诗人抬望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诗。

参考资料:完善

1、 周啸天.唐诗鉴赏辞典: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12.01:第906页

简析

  《裴迪书斋望月》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首联说几个朋友聚在一起,饮酒吟诗。不知不觉中,夜色渐浓,月亮升起来了;颔联描摹出秋夜的清凉;颈联由写四周的寂静和初秋的凉意转入写月光;尾联由领略、欣赏美好的月光,渐渐陷入沉思。此诗描写一个初秋的晚上,在裴迪书斋赏月的情景。全诗意境清新,状物入妙,留有不尽的余味;诗中运用侧面描写、衬托、引用等手法,表达了离人的苦闷和亲人的思念。

钱起

钱起

钱起(722?—780年),字仲文,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443篇诗文 ► 80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池上二绝

白居易 白居易〔唐代〕

山僧对棋坐,局上竹阴清。
映竹无人见,时闻下子声。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杜牧 杜牧〔唐代〕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清平乐·画堂晨起

李白(一说袁绹)〔唐代〕

画堂晨起,来报雪花坠。高卷帘栊看佳瑞,皓色远迷庭砌。
盛气光引炉烟,素草寒生玉佩。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

APP会员免广告

© 2024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