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舟中读元九诗

白居易 白居易〔唐代〕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拿着你的诗卷在灯前看,诗读完了灯也快灭了而天还没有亮。
看诗看到眼睛痛,熄灭了灯还在黑暗中坐着,逆风吹着浪花拍打着小船。

注释
元九:即元稹白居易的朋友。
把:拿。
残:残留,也可指剩下不多。
犹:还。暗(àn):同“闇”。
逆风:迎风,顶风,与顺风相对。

参考资料:完善

1、 吴大奎 马秀娟 .元稹白居易诗选译 .成都 :巴蜀书社 ,1991 :203-204 .

赏析

  这首小诗,字面上“读君诗”,主题是“忆斯人”,又由“斯人”的遭际飘零,转见自己“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诗境一转一深,一深一痛。“眼痛灭灯犹暗坐”,已经读了大半夜了,天也快要亮了,诗人还要“暗坐”,不肯就寝。读者自然而然要想到:由于想念微之,更想起坏人当道,朝政日非,因而,满腔汹涌澎湃的感情,使得他无法安枕。此刻,他兀坐在一个小船内。船下江中,不断翻卷起狂风巨浪;心头眼底,像突然展现一幅大千世界色彩黯淡的画图。这风浪,变成了“逆风吹浪打船声”;这是一幅富有象征意义的画图,悲中见愤,熔公义私情于一炉,感情复杂,容量极大。

  凄苦,是这首小诗的基调。这种凄苦之情,通过“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江州途中。唐宪宗元和十年公(815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死,白居易上书要求严缉凶手,因此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在这寂寞的谪戍旅途中,他想念那早五个月远谪通州的好朋友元稹。在漫长水途中,一个深秋的夜晚写下了这首《舟中读元九诗》。

参考资料:完善

1、 赖汉屏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简析

  《舟中读元九诗》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三联连用“灯”字,创设出“灯前读诗”、“诗尽灯残”、“灭灯暗坐”三个意象,摹写了黑夜中凄清的环境、思念中凄苦的心情、贬谪中凄凉的人生的意境。全诗以凄苦为基调,运用白描的手法,通过“灯残”、“诗尽”、“眼痛”、“暗坐”这些词语所展示的环境、氛围、色彩,表现出对元稹的关切、思念之情。全诗音节蝉连,委婉曲折,情深脉脉可感。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2987篇诗文 ► 1888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致酒行

李贺 李贺〔唐代〕

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
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
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调笑令·胡马

韦应物 韦应物〔唐代〕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江南春

杜牧 杜牧〔唐代〕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

APP会员免广告

© 2024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