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车
诗经·国风·王风〔先秦〕
大车槛槛,毳衣如菼。岂不尔思?畏子不敢。
大车啍啍,毳衣如璊。岂不尔思?畏子不奔。
穀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皦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大车行走声槛槛,青色毛衣像嫩菼。难道是我不想你?相爱就怕你不敢。
大车前行声啍啍,红色毛衣色如璊。难道是我不想你?怕你不跟我私奔。
活着不能在一室,死后同埋一个坑。(你)说我不真诚,就让太阳来作证。
注释
大车:古代用牛拉货的车,一说古代贵族乘坐的车子。
槛(kǎn)槛:车轮的响声。
毳(cuì)衣:毡子。本指兽类细毛,可织成布匹,制衣或缝制车上的帐篷。此处从闻一多说。菼(tǎn):初生的芦苇,也叫荻,茎较细而中间充实,颜色青绿。此处以之比喻毳衣的青白色。
尔:你。
子:;指其所爱的男子。
鉴赏
此诗的意思简明直截。如果按照主人公是男子的说法,就是小伙子要求与姑娘私奔,并指天发誓,一定要和姑娘结合,生不能同床,死也要同穴。爱情的强烈、坚定、至死不渝,大概总可以感动姑娘了。
这首诗把环境气氛与主人公心情结合起来,相互烘托促进,是一个特色。第一章写小伙子赶着盖有青色车篷的大车奔驰,在隆隆的车声里,小伙子心潮澎湃:“岂不尔思,畏子不敢。”意思是说:姑娘,你到底敢不敢与我相爱相恋呢?小伙子的冲动,与姑娘的犹疑,制造了恋爱中的痛苦。第二章以沉重的车轮声,衬托小伙子内心的苦恼。这时候,小伙子终于明白了:姑娘的犹疑是因为她家里不同意这段恋情。因此,摆在面前的是:姑娘敢不
创作背景
《毛诗序》说这首诗是“刺周大夫”,说他不敢信守诺言。这种说法后人提出质疑,因为全诗并没有更多的社会背景描述。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一首爱情诗,不过主人公是男还是女还有分歧。
参考资料:完善
1、
王秀梅 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148-149
2、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145-147
简析
《大车》是《诗经》中的一首诗。此诗写诗人想争取婚姻自由,与心上人一同逃跑,但又担心对方不敢私奔,所以发誓即使生不能同室,死也要同穴,表示爱情的忠贞。全诗三章,每章四句。此诗语言简明,把环境气氛与诗人的心情结合起来,相互烘托促进,按故事情节发展而安排诗章,以心理推想取代完整故事结局,很有特色。
卿云歌
佚名〔先秦〕
卿云烂兮,糺缦缦兮。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明明上天,烂然星陈。
日月光华,弘于一人。
日月有常,星辰有行。
四时从经,万姓允诚。(从经 一作:顺经)
于予论乐,配天之灵。
迁于圣贤,莫不咸听。
鼚乎鼓之,轩乎舞之。
菁华已竭,褰裳去之。
鸡鸣
诗经·国风·齐风〔先秦〕
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匪鸡则鸣,苍蝇之声。
东方明矣,朝既昌矣。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
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
展喜犒师
左丘明〔先秦〕
齐孝公伐我北鄙,公使展喜犒师。使受命于展禽。
齐侯未入竟,展喜从之。曰:“寡君闻君亲举玉趾,将辱于敝邑,使下臣犒执事。”齐侯曰:“鲁人恐乎?”对曰:“小人恐矣,君子则否。”齐侯曰:“室如县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对曰:“恃先王之命。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载在盟府,太师职之。桓公是以纠合诸侯而谋其不协,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昭旧职也。及君即位,诸侯之望曰:‘其率桓之功。’我敝邑用不敢保聚。曰:‘岂其嗣世九年,而弃命废职,其若先君何!君必不然。’恃此以不恐。”齐侯乃还。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APP会员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