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喧乐部,阁阁万声齐。
鸣水如黄犊,知时让碧鸡。
岂同鱼在藻,偏喜草平堤。
任尔繁声急,银河已渐低。
小提示:弘历的《消夏十咏(其四)蛙》原文内容
庭院深深小阁幽,饮思亭畔绿阴稠。四围种得千竿竹,偶有风来便似秋。
四面湖山画,满栏花柳风。中有读书人,把卷乐无悰。
激水四檐鸣,常如风雨声。不须秋节至,纨扇已无情。
写却林塘更写山,墨池终日未曾乾。非关有意留踪迹,描画平生与后看。
不为南人便北山,白云飞尽泪痕乾。于今谁在中朝隐,才著冠裳已厌看。
闲却凌云笔一枝,藕花香里且吟诗。平生心事无人会,说与沙鸥傥得知。
艰难稼穑要须知,引水开田物土宜。雨笠风蓑看早暮,挥锄负畚课耘耔。秧齐白鹭起飞翿,月下乌牛罢喘羸。日日豳风图对面,范云萧缅藉奚为。
逭暑临风立夕阳,树梢争听弄银簧。不饥饮亦惟清露,以胁鸣还带峭凉。宛转流阴有底竞,徘徊傍晚得卿忙。隐情杜密讥刘胜,我更因之取戒长。
应节时行泽易流,腻云低每覆楼头。空才明转注如瀑,炎乍蒸随飒似秋。稻黍沾膏遍高下,鸥凫乘浪喜轻浮。未纾心事谁知觉,伏汛淮黄安妥不。
泠泠习习爽而融,尔许微凉殿阁中。虞帝抚琴早称独,唐臣联句且难同。阜财解愠志诚有,望若临洋叹莫穷。身是九重心万户,骚人漫自讽雌雄。
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
昔在帝妫,臣唐之代,天纲浡潏,为凋为瘵;洪涛澜汗,万里无际;长波涾??,迆涎八裔。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
永夜抛人何处去?绝来音。香阁掩,眉敛,月将沉。
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子卿足下:勤宣令德,策名清时,荣问休畅,幸甚幸甚。
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嫉邪霜气直,问俗春辞柔。
擢擢当轩竹,青青重岁寒。心贞徒见赏,箨小未成竿。
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二十抱此志,五十犹癯儒。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