邑贫风俗俭,君去共弦歌。
持己心宜肃,临民色要和。
寒儒尤可念,巨室已无多。
好与诸耆旧,商量细抚摩。
小提示:方回的《送李杍黟县(其二)》原文内容
兀若看经不记时,洞天虽近已忘归。谁知心印窥玄海,且看云霞体上衣。
宦名浑不计,酒熟且开封。晴月销灯色,寒天挫笔锋。惊禽时并起,闲客数相逢。旧国萧条思,青山隔几重。
安得李太白,樽前同尔歌。自从识象罔,未始离无何。草长游人路,风鸣桂树蓑。东邻古大嫂,掩口笑何多。
主印三年坐,山居百事休。焚香开敕库,踏月上城楼。饮酒多成病,吟诗易长愁。慇勤问渔者,暂借手中钩。
漫作容身计,今知拙有馀。青衫迎驿使,白发忆山居。道友怜蔬食,吏人嫌草书。须为长久事,归去自耕锄。
百尺亭亭干写空,虚阶浮日水玲珑。青山好共陶弘景,歌枕闲听带雪风。
猎猎霜郊路,铭旌捲朔风。堂前萱尚北,门外水犹东。貌入丹青冷,恩留祭享丰。乡人仰闺范,方看子孙隆。
昨夜江门咏月归,今朝又领衡山诗。千仞冈头一振衣,乃见庐冈点化机。
綵衣何似舞衣轻,鸾镜还如水镜明。百里弦歌归有道,一轩风月不胜情。口香知吮莲华墨,山近闻拖蜡屐声。百拜一樽须竟醉,看飞凫舄上蓬瀛。
鱼戏莲叶东,明霞入水红。吴娃荡桨去,为妒花相同。
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花庭开粉席,云岫敞针楼。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难忱斯,不易维王。
长安城头头白乌,夜飞延秋门上呼。
瘦玉萧萧伊水头,风宜清夜露宜秋。
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
匪风发兮,匪车偈兮。顾瞻周道,中心怛兮。
枿坐云游出世尘,兼无瓶钵可随身。
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
菀彼桑柔,其下侯旬,捋采其刘,瘼此下民。
山僧对棋坐,局上竹阴清。映竹无人见,时闻下子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