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得庐山水一溪,濂名万古合昭垂。
光风霁月依然在,肯与人间较盛衰。
小提示:魏嗣孙的《濂溪识行》原文内容
下马看幽碣,匡庐大麓西。樵人知禁采,有道自留题。鹿洞分青嶂,莲花印紫泥。中天一片月,万古照濂溪。
吾闻上下泉,终与江海会。高哉庐阜间,出处濂溪派。清深远城市,洁净去尘埃。毫发难遁形,鬼神缩妖怪。对临开轩窗,胜绝甚图绘。固无风波虞,但觉耳目快。琴樽日左右,一堂...
水轩俯澄泓,天光涵数顷。烂熳六月春,摇曳玻瓈影。香风湖面来,炎夏方秋冷。时披濂溪书,乐处惟自省。君子斯我师,何须求玉井。
自从洙泗分支远,便到濂溪接派流。欲向眼前寻乐处,直于山顶看源头。一川风月谁能领,四面庭除草自幽。今日瓣香祠下拜,斯文天壤共悠悠。
芙蕖灼灼绚红霞,吟倚危阑兴倍加。忆昔濂溪陈迹杳,画图赢得世人誇。
一脉濂溪万古天,江州名自道州传。有神真与泉俱活,无象还留月自圆。将济晚舟犹滞在,未成春服已悠然。东风昨报新消息,许我重栽玉井莲。
一脉濂溪水,中涵太极天。契符三圣后,冠冕四儒前。庭谒初除草,峰寻几问莲。略谙光霁在,有笔未能传。
芙蕖新著花,幽赏竟朝夕。所喜契吾心,宁徒玩其迹。遗说炳丹青,谁能继真识。
关雎麟趾久无声,谁共周官识治平。独抱遗经身己老,空山落月梦魂惊。
曾向图书识面真,半生长自愧儒巾。斯文久已无先觉,圣世今应有逸民。一自支离乖学术,竞将雕刻费精神。瞻依多少高山意,水漫莲池长绿蘋。
何年部落到阴陵,奕世勤王国史称。
收取闲心冷处浓,舞裙犹忆柘枝红。
代马依朔吹,惊禽愁昔丛。况兹承眷德,怀旧感深衷。
城下路,凄风露,今人犁田古人墓。
堆枕乌云堕翠翘。午梦惊回,满眼春娇。
春云浓淡日微光,双阙重门耸建章。
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
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吹破残烟入夜风。一轩明月上帘栊。
清晨发陇西,日暮飞狐谷。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众星罗列夜明深,岩点孤灯月未沉。
肠断乌骓夜啸风,虞兮幽恨对重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