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荒西吐烛龙涎,暗向中原地底穿。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dà huāng xī tǔ zhú lóng xián , àn xiàng zhōng yuán dì dǐ chuān 。
小提示:"大荒西吐烛龙涎,暗向中原地底穿。"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中原:(名)历史上通称我国河南一带或黄河中下游地区。
地底:指大地的低凹处。地面之下。
烛龙:亦作'爥龙'。古代神话中的神名。传说其张目亦有谓其驾日﹑衔烛或珠能照耀天下。借指太阳。
龙涎:见“[[龙涎香]]”。
原地:原地yuándì处于原来的位置或地位原地未动
小提示:"大荒西吐烛龙涎,暗向中原地底穿。"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出自:王安石的《叠题乌江亭》
-
政如新火炷博山,烝出沉水和龙涎。
出自:杨万里的《瓶中梅花长句》
-
素云生宝髻,剩馥借龙涎。
出自:洪适的《盘洲杂韵上.素馨》
-
式廓中原断无事,从容廊庙有馀閒。
出自:仲并的《代人上师垣生辰(其三)》
-
提义旅以转战中原,惟难弟实佐难兄,鲁卫同封叨异数;
出自:何永盛的《挽曾国荃联》
-
中原将帅歌周伐,北土山川尽禹敷。
出自:李东阳的《次太子太傅余公登镇朔楼韵三首(其一)》
-
适过章华为剧饮,倏遇中原词伯。
出自:陈维崧的《念奴娇.宋景炎席上赠柘城李蓼墅》
-
七闽路与中原通,怪事咄咄惊天公。
出自:张尚瑗的《仙霞关》
-
万家悬兔辘,九窍引龙涎。
出自:庞嵩的《清泉汲古》
-
清风高吹鸾鹤唳,白日下照蛟龙涎。
出自:王安石的《僧德殊家水帘求予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