搔首问天无补恨,凤鸾飘泊有知音。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清末近现代初许南英的《读邱菽园观察咏红楼梦中人诗册(其三)》
拼音和注音
sāo shǒu wèn tiān wú bǔ hèn , fèng luán piāo bó yǒu zhī yīn 。
小提示:"搔首问天无补恨,凤鸾飘泊有知音。"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飘泊:生活不安定,流离失所,有如物之随水飘流,而无定所。
知音:(名)传说伯牙弹琴,在旁听琴的钟子期能十分准确地理解音乐的含义。钟子期死后,伯牙认为没有人比钟子期更懂得他的音乐,因此不再弹琴。后来用“知音”比喻知己。
搔首:以手搔头。焦急或有所思貌。
无补:无益;无所帮助。
小提示:"搔首问天无补恨,凤鸾飘泊有知音。"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堂堂背我随馀子,微许知音一叶桐。
出自:王夫之的《正落花诗十首(其一)》
-
知音素赏,当筵一曲,流水高山。
出自:仲并的《眼儿媚.同孙尚书赴孟信安平江郡燕席上》
-
今人思古人,寥落谁知音。
出自:龚璛的《述怀二首(其一)》
-
万里乾坤无伯乐,龙媒伏枥孰知音。
出自:冯煦的《满江红.题子危南窳春牧图,即用其见投韵》
-
山泉漱玉琴,尘世谁知音。
出自:郑国辅的《清音亭》
-
任官轻外最弊法,省阁无补真何为。
出自:张耒的《送程德孺赴江西》
-
止渴惭无补,调羹已有期。
出自:张宁的《为姜用贞题梅》
-
小臣窃禄惭无补,欲赞神功未易量。
出自:孙承恩的《和戴龙山喜雨韵二首(其二)》
-
年华老去知无补,眉妩初閒似有情。
出自:陆佃的《依韵和徐大夫》
-
拊心江汉远,无补圣明时。
出自:朱诚泳的《齐居杂兴(其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