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与挽前轩此士,端能殿后栋斯文。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宋末元初方回的《岁除次韵全君玉有怀二首(其二)》
拼音和注音
shú yǔ wǎn qián xuān cǐ shì , duān néng diàn hòu dòng sī wén 。
小提示:"孰与挽前轩此士,端能殿后栋斯文。"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斯文:温和有礼貌,不粗俗。
孰与:1.与谁。《公羊传·宣公十五年》:“庄王曰‘子去我而归,吾孰与处于此?吾亦从子而归尔。’”《史记·孟尝君列传》:“齐无秦,则天下集齐,亲弗必走,则齐王孰与为其国也!”《新唐书·韩翃传》:“时有两韩翃,其一为刺史,宰相请孰与,德宗曰:‘与诗人韩翃。’”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人生长远别,孰与最关亲?不遇知音者,谁怜长叹人?”2.犹言何如。意谓还不如,常用于反诘语气。《荀子·天论》:“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汉班固《东都赋》:“且夫僻界西戎,险阻四塞,脩其防御,孰与处乎土中。”《周书·杜杲传》:“若使齐寇乘之,则彼此危矣。孰与心忿悔祸,迁虑改图。”3.比对方怎么样,表示疑问语气。用于比照。《墨子·耕柱》:“巫马子谓子墨子曰:‘鬼神孰与圣人明智?’”《战国策·齐策一》:“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功彰万里之外,声名光辉传於千世,君孰与商君、吴起、大夫种?”宋王安石《酬王濬贤良松泉二诗·松》:“试问苍官值岁寒,戴白孰与苍然好?”明徐渭《自为墓志铭》:“不知古文士以入幕操洁而死者众矣,乃渭则自死,孰与人死之?”
殿后:(动)行军时走在最后。
小提示:"孰与挽前轩此士,端能殿后栋斯文。"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眼分青白斯文外,手作推敲雅咏中。
出自:阳枋的《挽垓山陈宣义》
-
炯炯长空一片心,东南鼎立统斯文。
出自:王柏的《拜明招二先生墓有感(其五)》
-
至化当纯被,斯文益诞敷。
出自:郊庙朝会歌辞的《建隆乾德朝会乐章二十八首(其四)又六变》
-
斯文结社能追洛,稽古成名岂慕桓。
出自:高直的《竹石开社赏牡丹》
-
卓哉欧阳子,奋发振斯文。
出自:金幼孜的《赠李伯高司训还庐陵》
-
珍重斯文今日意,篇诗聊复写吾真。
出自:林光的《题云津书院为刘敔县博》
-
芟厥蘩秽,功在斯文。
出自:区怀年的《述先十章》
-
艰危顾盻斯文重,乡里情怀此日逢。
出自:苏仲的《和卢伯居佥宪督风诗韵》
-
古来金石寿诗书,振起斯文乐蹈舞。
出自:许传霈的《寿师竹五十有三》
-
题舆得斯文,爱士欲黼黻。
出自:韩淲的《除夕前两日示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