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恐江花寻未遍,已除刺史作三公。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què kǒng jiāng huā xún wèi biàn , yǐ chú cì shǐ zuò sān gōng 。
小提示:"却恐江花寻未遍,已除刺史作三公。"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三公:中国古代地位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
刺史:又称刺使,职官。“刺”是检核问事的意思,即监察之职。“史”为“御史”之意。秦制,每郡设御史,任监察之职,称监御史(监郡御史)。
小提示:"却恐江花寻未遍,已除刺史作三公。"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镜湖淮渎旧刺史,庐阜赤城新使君。
出自:曾几的《以汤饼招韩伯周王岩起二提举郑深道曾宏甫二》
-
间阻了洛浦神仙,没乱杀苏州刺史。
出自:张可久的《【南吕】一枝花_湖上归长天》
-
刺史受天子命,守此土,
出自:韩愈的《祭鳄鱼文》
-
八州刺史思一战,三城守边却可图。
出自:杜甫的《入奏行,赠西山检察使窦侍御》
-
苏州刺史例能诗,西掖今来替左司。
出自:刘禹锡的《白舍人曹长寄新诗,有游宴之盛,因以戏酬》
-
赋就长杨芳桂丛,隋珠早已动三公。
出自:梁孜的《送潘象安归省八首(其五)》
-
早晚诏书归衮舄,由来周召合三公。
出自:廖行之的《上湖北赵司仓三首(其一)》
-
庭闱别有三公养,未必华簪胜彩衣。
出自:李东阳的《送徐生下第归》
-
和亲费尽三公力,兵革伤残百姓家。
出自:晁说之的《有感》
-
三公粉画未足多,呦鸣濯养皆修和。
出自:庞嵩的《双鹿应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