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六十日中无不醉,往往袒裼街头眠。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清末近现代初缪荃孙的《族弟一元性嗜饮日在醉乡居近港河河畔有田赁与人陶岁取租若干为酒赀一日大醉往陶家索钱至陶侧而踣久不起人视之死矣其人无父母无昆弟无妻子族人议即死所而埋之陶侧噫合刘伯伦郑文渊为一人殆隐于酒者欤作诗以吊之并邀石》
拼音和注音
sān bǎi liù shí rì zhōng wú bù zuì , wǎng wǎng tǎn xī jiē tóu mián 。
小提示:"三百六十日中无不醉,往往袒裼街头眠。"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十日:十干所表示的日子。
三百:《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刑昺疏:'按今《毛诗序》凡三百一十一篇,内六篇亡,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今但言三百篇,故曰篇之大数。'后以'三百'指代《诗经》。
往往:(副)常常;指某种情况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近]经常。[反]偶尔。
三百六十日:谓一年。
百六:古代以为厄运。寒食日的别称。
无不:没有不;全是。
小提示:"三百六十日中无不醉,往往袒裼街头眠。"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彼其之子,三百赤芾。
出自:诗经的《候人》
-
清平三百载,典章文物,扫地俱休。
出自:徐君宝妻的《满庭芳·汉上繁华》
-
独上高楼三百尺,凭玉楯,睇层空。
出自:黄铢的《江神子/江城子》
-
顿令拙劣成粗豪,一饮步兵三百斛。
出自:李东阳的《王世赏席上题林良鹰熊图》
-
独上高楼三百尺,凭玉楯,睇层空。
出自:黄铢的《江神子(晚泊分水)》
-
纷纷墨池疲岁月,往往白发犹儿童。
出自:童冀的《方壶?书张伸举承旨海上所寄长律见贻因次其韵》
-
自言生年几千亿,往往相逢人不识。
出自:伍瑞隆的《寿》
-
叔宝事丹青,往往得其意。
出自:王世贞的《八哀篇(其八)钱布衣谷》
-
终身书甲子,往往义形色。
出自:谢翱的《九日》
-
天边奎壁殒苏公,诸君往往濒蛮貊。
出自:李彭的《雪夜书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