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妙共推三昧手,尚书安得不中书。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宋姜特立的《题许尚书石刻二首(其二)》
拼音和注音
bǐ miào gòng tuī sān mèi shǒu , shàng shū ān dé bù zhōng shū 。
小提示:"笔妙共推三昧手,尚书安得不中书。"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安得:1.如何能得、怎能得。含有不可得的意思。2.岂可。如:“安得无礼”、“安得如此”。3.哪里能够得到。
尚书:1.古代官名。原是宫廷里掌管文书奏章的官。汉以后地位渐高。唐代起是各部的最高职位。2.也叫《书经》。书名。相传由孔子编删而成,其中有些篇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还有一部分是东晋梅赜伪造的。该书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
三昧:佛教用语,意思是使心神平静,杂念止息,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之一。借指事物的诀要:深得其中~。[梵samādhi]
不中:不中用;不行;不好。
小提示:"笔妙共推三昧手,尚书安得不中书。"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兹行安得王摩诘,为扫莲花社客图。
出自:守仁的《游肤狱》
-
旧时疾足今能否,安得新诗满人口。
出自:李攀龙的《击鹿行》
-
车轮催兮马蹄脱,安得往兮附鸿鹄。
出自:石宝的《答秋官蔡从善自南都见寄》
-
因师写物三昧手,公取天机付笔端。
出自:陈造的《题因师蒲桃图二首(其一)》
-
争似尚书,文章游戏,未老三千发。
出自:汪懋麟的《永遇乐.七夕司农公招饮观演刘项诸剧和原韵》
-
草草中不失天真,元晖三昧诚得之。
出自:弘历的《文嘉仿米友仁云山卷》
-
梦魂先到江南岸,画取尚书词句。
出自:蒋士铨的《摸鱼儿十五首(其七)》
-
巍巍大父尚书公,立朝廿载陟司空。
出自:欧必元的《送陈仲慈叔慈兄弟应选入都》
-
革履尚书贵,元圭伯禹功。
出自:欧大任的《赠御史大夫莆田林公擢大司空》
-
了得葛藤三昧,却参芣苢诸诗。
出自:林希逸的《物理六言(其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