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不见横抛锡杖渡水僧,回瞻黄檗称大乘。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yòu bù jiàn héng pāo xī zhàng dù shuǐ sēng , huí zhān huáng bò chēng dà shèng 。
小提示:"又不见横抛锡杖渡水僧,回瞻黄檗称大乘。"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黄檗:中药名,是中药中清热燥湿药的一种,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的干燥树皮。
不见:1.不曾相见。2.见不着;丢失。
锡杖:锡杖xīzhàng[amonk'scane]佛家语。僧人所持的手杖。杖头有锡环,振时作锡锡声。也称“禅杖”、“声杖”、“鸣杖”芒鞋腾雾出,锡杖拨云归。——《梼杌闲评——明珠缘》
大乘:译意为车乘,运载之义。谓之诸大菩萨众将无量无边众生从从生、老、病、死的苦难中度化到西方极乐世界,故名“大乘”。
小提示:"又不见横抛锡杖渡水僧,回瞻黄檗称大乘。"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出自:白居易的《长恨歌》
-
不见柏梁铜雀上,宁闻古时清吹音?
出自:鲍照的《拟行路难·其一》
-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出自: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出自: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
-
不见山东故小吏,斗酒双鱼谁共喜。
出自:晁补之的《复用前韵答十五叔父任城相会见和诗任城有李》
-
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
出自:《齐桓晋文之事》
-
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出自:《齐桓晋文之事》
-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出自: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
长飞万里不见雪,回依草木观四方。
出自:张琦(君玉)的《海鹰歌》
-
前不见往者,后不见来者,
出自:白居易的《驺虞画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