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一曲升平调,弄作鸾铃哀怨声。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kě lián yī qū shēng píng diào , nòng zuò luán líng āi yuàn shēng 。
小提示:"可怜一曲升平调,弄作鸾铃哀怨声。"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升平:太平、治平。
可怜:(动)怜悯。[近]怜悯。②(形)值得怜悯。[近]可惜。③(形)(数量少或质量差得)不值得提起:他的知识贫乏得~|少得~。
哀怨:(形)哀伤幽怨:曲调~。
一曲:1.水流弯曲处。2.犹一弯。3.犹一隅。曲,局部,片面。4.犹一缕。5.一首乐曲。
平调:平调(汉语拼音为píng diào,英语为pingdiao opera),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属于河北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平调”也称为“武安平调”、“平调剧”。武安平调是古都邯郸土生土长的本土戏曲,流行于冀晋豫鲁交界的冀南(邯郸、邢台及周边各县,北至石家庄)、晋东南(长治、左权及周边各县)、豫北(安阳)、鲁西北(聊城)一带,深受当地群众喜爱。平调的产生,据传始于明末清初,发源于冀南武安一带,由武安艺人可能是以豫北淮调为基调,结合武安民间音乐、舞蹈演变而来。平调的唱腔属梆子腔系板腔体,五声“徴”调式,俗称“平调梆子”。主要演奏:文场、武场。文场:二弦、二胡、笙、琵琶、月琴、梆子、唢呐等;武场:除一般普通打击乐外,还有具有平调特色的大锣、大铙、大镲、战鼓,称“四大扇”。
怨声:抱怨声,叫屈声
小提示:"可怜一曲升平调,弄作鸾铃哀怨声。"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出自:白居易的《卖炭翁》
-
虚说卢家白玉堂,可怜三十六鸳鸯。
出自:项鸿祚的《浣溪沙十八首(其十八)》
-
旧苑可怜秋夜月,何时更许玉人看。
出自:吴妍因的《蛾眉七绝百首(其六十一)》
-
可怜七曲江南弄,都入胡笳惨淡中。
出自:屈大均的《秣陵春望有作(其五)》
-
阳春一曲,谁把万金酬。
出自:廖刚的《满路花/促拍满路花.和敏叔中秋词癸巳,周守约敏叔来作中秋》
-
朱丝不用挂烧桐,一曲新丰为送公。
出自:释正觉的《送渊上人》
-
桃李能言妙歌舞,樽前一曲断人肠。
出自:黄庭坚的《戏赠南安倅柳朝散》
-
常州草虫天下无,可怜枉却许工夫。
出自:杨万里的《雨中过沙滩二首(其一)》
-
可怜痴将不知兵,请视吾旂岂冥北。
出自:张耒的《围棋歌戏江瞻道兼呈蔡秘校》
-
可怜万顷烟波色,只属天随醉眼看。
出自:朱长文的《华亭吴江道中偶作十绝(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