骋軿沧浪津,八风激云韶。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魏晋云林右英夫人的《诗二十五首(其二十)右英夫人作》
拼音和注音
chěng píng cāng làng jīn , bā fēng jī yún sháo 。
小提示:"骋軿沧浪津,八风激云韶。"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沧浪:1.青色的水。。2.古水名。有汉水、汉水之别流、汉水之下流、夏水诸说。
八风:1.八方之风。《吕氏春秋·有始》:“何谓八风?东北曰炎风,东方曰滔风,东南曰熏风,南方曰巨风,西南曰凄风,西方曰飂风,西北曰厉风,北方曰寒风。”《淮南子·墬形训》:“何谓八风?东北曰炎风,东方曰条风,东南曰景风,南方曰巨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飂风,西北曰丽风,北方曰寒风。”《说文·风部》:“风,八风也。东方曰明庶风,东南曰清明风,南方曰景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閶闔风,西北曰不周风,北方曰广莫风,东北曰融风。”《左传·隐公五年》:“夫舞所以节八音,而行八风。”陆德明释文:“八方之风,谓东方谷风,东南清明风,南方凯风,西南凉风。西方閶闔风,西北不周风,北方广莫风,东北方融风。”2.八种季候风。《易纬通卦验》:“八节之风谓之八风。立春条风至,春分明庶风至,立夏清明风至,夏至景风至,立秋凉风至,秋分閶闔风至,立冬不周风至,冬至广莫风至。”3.指八音。《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五声和,八风平。”王引之《经义述闻·春秋左传中》:“古者八音谓之八风。襄二十九年传:‘五声和,八风平。’谓八音克谐也。”参见“八音”。4.佛教语。谓世间能煽动人心之八事:得可意事名“利”,失可意事名“衰”,背后排拨为“毁”,背后赞美为“誉”,当前赞美为“称”,当前排拨为“讥”,逼迫身心名“苦”,悦适心意名“乐”。见《释氏要览下·躁静》。唐王维《能禅师碑》:“不着三界,徒劳八风。”宋范成大《偶箴》诗:“情知万法本来空,犹復将心奉八风。”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索性枯坐一年,参透那八风不动的道理。”
小提示:"骋軿沧浪津,八风激云韶。"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莫笑沧浪吟,临流思解袜。
出自:夏孙桐的《泛舟虎阜因吊五人之墓自春徂夏盖三至矣(其三)》
-
沧浪看逝者,白石唱来罗。
出自:陈子升的《下篷辣滩望阴那山》
-
临流欲发山阴棹,明月沧浪把钓竿。
出自:李英的《关黄欧三文学枉过持陈二山人所寄赠章率尔酬答因订中秋之约》
-
遗我沧浪篇,颜色照玉雪。
出自:黄衷的《对酒吟》
-
浩歌沧浪吟,千古有馀情。
出自:孙承恩的《东园八咏(其六)玉虹轩》
-
片片龙鳞蜕老苍,有时伊轧卷沧浪。
出自:何梦桂的《桔槔》
-
欲赓孺子沧浪咏,会意须还舍瑟人。
出自:罗从彦的《濯缨亭用陈默堂韵》
-
故老昔能悲岸谷,骚人今但爱沧浪。
出自:刘摰的《监利泛化丘湖遂至北洲寺》
-
兴来高咏沧浪曲,心静偏宜水月辉。
出自:黄仲昭的《园居六咏为河南方伯丰公庆赋(其三)渔矶独钓》
-
湘浦行捐佩,沧浪坐濯缨。
出自:杨慎的《宿积翠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