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眉目骚坛主,老作遗民及盛时。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清末近现代初陈宝琛的《冒巢民先生遗像为鹤亭题(其一)》
拼音和注音
qīng liú méi mù sāo tán zhǔ , lǎo zuò yí mín jí shèng shí 。
小提示:"清流眉目骚坛主,老作遗民及盛时。"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清流:1.清澈的流水。《汉书·补乐志》:“郑卫之声兴则淫辟之化流,而欲黎庶敦朴家给,犹浊其源而求其清流,岂不难哉!”晋左思《吴都赋》:“树以青槐,亘以緑水,玄荫耽耽,清流亹亹。”宋苏轼《和子由闻子瞻将如终南太平宫溪堂书》:“譬如倦行客,中路逢清流。”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四·内江石壁鱼》:“后破之,乃有一鱼跃出,其中泓然清流也。”瞿秋白《饿乡纪程》三:“环溪的清流禾稼,也曾托我的奇思遐想。”2.喻指德行高洁负有名望的士大夫。《三国志·魏志·桓阶陈羣等传评》:“陈羣动仗名义,有清流雅望。”宋欧阳修《朋党论》:“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而唐遂亡矣。”清顾炎武《梓潼篇赠李中孚》:“读书通大义,立志冠清流。”李大钊《混充牌号》:“社会上有一二清流学者,很得大众的信仰。”3.晚清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个政治派别的名称。他们评议时政,上疏言事,弹劾大臣,指斥宦官,对外反对列强蚕食,对内主张整饬纪纲。中法战争前后,清流繁衍为前后两辈。前清流奉军机大臣李鸿藻为魁首,后清流以户部尚书翁同龢为支柱。光绪帝亲政后,他们以拥帝相标榜,称为帝党,以别于当权的后党。4.比喻政治清明。《后汉书·杨震传》:“臣伏惟陛下以边境未寧,躬自菲薄,宫殿垣屋倾倚,枝柱而已,无所兴造,欲令远近咸知政化之清流,商邑之翼翼也。”
遗民:遗民yímín∶指改朝换代后仍效忠前一朝代的人∶泛指大动乱后遗留下来的人民
盛时:犹盛世。犹盛年。
眉目:(名)①眉毛和眼睛,代指整个面容:~清秀。②文章的纲要、条理或事情的头绪、轮廓:这篇文章~清楚。[近]头绪。
小提示:"清流眉目骚坛主,老作遗民及盛时。"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千章佳木凌云上,万壑清流涌月来。
出自:钱厚的《登玲珑山赋呈章冠叟俞安伸陈安世》
-
如明公可谓才臣,鄙夫谬附清流,能无杜门齰舌;
出自:吴汝纶的《挽刘含芳联》
-
清流白马空朝右,墨绶青衫去庙廊。
出自:张笃庆的《明季咏史十三首(其六)》
-
琅琊山色四时妍,最喜清流号酿泉。
出自:王世贞的《抵滁阳闻拱辰石太仆将至留赠(其二)》
-
酾渠凿石激清流,机动轮旋人力易。
出自:苏过的《李方叔治颍川水磨作诗戏之》
-
新结茅斋近少城,清流映带更多情。
出自:杨慎的《竹浪词为刘珥江赋(其一)》
-
屡陷清流险,空坚白下围。
出自:周源绪的《舟中闻贼兵陷清流北窜》
-
倒溯清流过玉京。
出自:马钰的《长相思》
-
更向吟边策勋业,江湖近日欠清流。
出自:陈郁的《赠勉周济川》
-
千古剑池呀怪石,一方金地枕清流。
出自:晁迥的《游虎丘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