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楫会通处,阴阳明晦时。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宋黄裳的《桐庐会景亭二首(其二)》
拼音和注音
zhōu jí huì tōng chù , yīn yáng míng huì shí 。
小提示:"舟楫会通处,阴阳明晦时。"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阴阳:1.古代哲学概念。2.日月运转之学。3.天气的变化。阴阳之变。——《吕氏春秋·察今》
舟楫:(书)(名)船和桨,借指船只:~往来|互通~。
阳明:1.阳光。《汉书·孔光传》:“臣闻日者众阳之宗,人君之表,至尊之象。君德衰微,阴道盛彊,侵蔽阳明,则日蚀应之。”2.光明。《后汉书·五行志二》:“或以为凤皇阳明之应,故非明主,则隐不见。”唐韩愈《题炭谷湫祠堂》诗:“万生都阳明,幽暗鬼所寰。”明陶宗仪《辍耕录·钱币》:“世皇尝以钱币问太保刘文贞公,公曰:‘钱用於阳,楮用於阴。华夏,阳明之区;沙漠,幽阴之域。今陛下龙兴朔漠,君临中夏,宜用楮币。’”3.指和蔼温顺的秉性。清方苞《书直隶新安张烈妇荆氏行实后》:“天地之气,蔼然而温和者为阳,惨然而凛慄者为阴。凡妇人之顺於舅姑,宜於家人,慈於子姓者,皆阳明之发也;故其变也激而为义烈。”4.中医经脉名称。《周礼·天官·疾医》“参之以九藏之动。”汉郑玄注:“脉之大候,要在阳明、寸口。”贾公彦疏:“阳明者,在大拇指本骨之高处,与第二指间。寸口者,大拇指本高骨后一寸是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热上则熏阳明,烂流络,流络动则脉结发,脉结发则烂解,故络交。”5.指东方青帝。《云笈七籤》卷四九:“阳明主春,万童开门。”6.刚强。明李贽《史纲评要·东汉纪·光武帝》:“光武与高祖不同,高祖阳明,光武阴柔。”7.明王守仁之号。《明史·王守仁传》:“守仁天姿异敏……其为教,专以致良知为主。谓宋周程二子后,惟象山陆氏简易直捷,有以接孟氏之传。而《朱子集注》、《或问》之类,乃中年未定之説。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
会通:会合变通。融会贯通。
小提示:"舟楫会通处,阴阳明晦时。"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又不曾燮理阴阳将鼎鼐调,退夷狄边塞遥。
出自:郑光祖的《杂剧·立成汤伊尹耕莘》
-
阴阳和也无妖气,阴阳愆期乃人致。
出自:苏拯的《水旱祷》
-
只此物,结丹砂,反覆阴阳色转华。
出自:吕岩的《渔父词一十八首。瑞鼎》
-
阴阳外,天然夫妇,一点便成功。
出自:葛长庚的《满庭芳》
-
阴阳消长,否泰攸寓。
出自:叶巽斋的《十月(其一)》
-
中抱阴阳精,浅陋安可度。
出自:黄裳的《灵草》
-
形通天地规,弦写阴阳节。
出自:李峤的《筝》
-
已饫鸿濛翻覆重,不大声色阴阳分。
出自:黎简的《南海神庙观龙取师子洋》
-
左刚而右柔,阴阳合其德。
出自:湛若水的《福山素心亭诗》
-
日月循环魂魄满,阴阳交媾虎龙成。
出自:还阳子的《识黄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