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湜近来知叛否,只君不负紫阳翁。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宋袁甫的《送池阳张倅奉祠归清江二首(其一)》
拼音和注音
jí shí jìn lái zhī pàn fǒu , zhǐ jūn bù fù zǐ yáng wēng 。
小提示:"籍湜近来知叛否,只君不负紫阳翁。"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紫阳:1.宋代理学家朱熹的别称。朱熹之父朱松曾在紫阳山(在安徽省歙县)读书。朱熹后居福建崇安,题厅事曰紫阳书室,以示不忘。后人因以"紫阳"为朱熹的别称。2.传说中古代神仙常以紫阳为称号。如周穆王时李八百号紫阳真君,汉周义山、宋张伯端俱号紫阳真人。亦用以泛指道士。
近来:(名)现时期或刚过去的时期:~气候较寒冷。
小提示:"籍湜近来知叛否,只君不负紫阳翁。"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紫阳真老宿,晚景造幽源。
出自:黄文仪的《寄兴(其十七)》
-
赵璧连城举世知,紫阳一见又分离。
出自:朱同的《赠别赵省郎》
-
书林追慕紫阳翁,出入尝沾教雨中。
出自:吕天泽的《题武夷(其一)》
-
紫阳小学人谁读,祭酒居然教不行。
出自:贺钦的《俗不读小学以科举不用故尔诗以纪之》
-
要令吟律细,但学紫阳仙。
出自:林希逸的《题建安曹兄深居小稿(其二)》
-
紫阳去后閒风月,独向平林倚棹歌。
出自:詹师文的《泛舟》
-
吾家紫阳下,肯作寄书邮。
出自:方回的《送徐如心如婺源三十韵》
-
梦中换骨紫阳巅,又是人间五百年。
出自:庄昶的《答周天庆用韵》
-
爱竹王猷未足誇,一枝今出紫阳家。
出自:徐庸的《题竹寿朱竹泉(其一)》
-
不有紫阳翁,畴能撤其蔀。
出自:倪谦的《送郭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