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去三山近南海,讲帷依旧一毡寒。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明杨士奇的《题竹送欧阳瀚教闽县(其一)》
拼音和注音
cǐ qù sān shān jìn nán hǎi , jiǎng wéi yī jiù yī zhān hán 。
小提示:"此去三山近南海,讲帷依旧一毡寒。"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三山:1.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晋王嘉《拾遗记·高辛》:“三壶,则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壶,则方丈也;二曰蓬壶,则蓬莱也;三曰瀛壶,则瀛洲也。”唐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玄都五府风尘絶,碧海三山波浪深。”宋苏轼《奉和陈贤良》诗:“三山旧是神仙地,引手东来一钓鼇。”清黄遵宪《和沉子培同年》诗:“縹緲三山信徐巿,横纵六里听张仪。”2.福州的别称。福州城中西有闽山,东有九仙山,北有越王山,故福州又称三山。见宋曾巩《道山亭记》。元萨都剌《入闽过平望驿》诗:“广陵城里别匆匆,一去三山隔万重。”3.冠名。唐李群玉《寄友人鹿胎冠子》诗:“数点疏星紫锦斑,仙家新样剪三山。”元郭珏《送友人从军》诗:“七星战袍衬金甲,三山尖帽飘猩红。”明费信《星槎胜览·占城国》:“其酋长头戴三山金花冠,身披锦花手巾,臂腿四腕,俱以金鐲。”4.指三山骨。唐元稹《望云骓马歌》:“蹄悬四跼脑颗方,胯耸三山尾株直。”宋黄庭坚《次韵宋楙宗僦居甘泉坊书怀》:“家徒四壁书侵坐,马耸三山叶拥门。”详“三山骨”。5.喻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三重压迫。郭沫若《颂党庆》诗之一:“三山白雪化,九域红旗鲜。”萧华《井冈山颂》诗:“推翻三山惊寰宇,社会主义日日新。”
依旧:(动)照旧,像过去一样:山河~。②(副)仍然,还是如此。[近]依然|仍然。
南海:南海nánhǎi亚洲东部三大边缘海之一。位于中国广东、广西之南和马来群岛之间,面积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米。是太平洋至印度洋的必经海域,海底大陆架藏有石油资源。海南岛、东沙、西沙、中沙、南沙等岛屿在此海内南海nánhǎi县名,在广东省境内,现已并入广州市对康有为的尊称,其字亦为南海南海之生死未可卜。——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小提示:"此去三山近南海,讲帷依旧一毡寒。"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寂寥茂陵陵上土,春风依旧草芊芊。
出自:王越的《过回中山》
-
自信若非杨柳质,春来依旧满枝红。
出自:庞尚鹏的《木绵飞絮歌》
-
乡井彫残屋瓦颓,东风依旧上池台。
出自:王庭圭的《避乱深山蒙兄宝君寄牡丹数枝鲜妍不减平日始觉茅檐顿有春色感叹之馀因成拙句》
-
折去荆花依旧紫,种来慈竹镇长青。
出自:吴当的《李氏义聚堂》
-
一篴重临衣带閒,依旧云窥烟接。
出自:袁克文的《念奴娇.庚午立秋宴集北海舟中》
-
天南海岳经行处,北望川原黯断魂。
出自:陈绍儒的《峡山飞来寺》
-
南海族惟吝展墓,西州甥不避由门。
出自:王士衡的《苟夫人墓》
-
阿郎辛苦学弄兵,年年贩盐南海滨。
出自:无名氏的《福宁州谣三首(其一)》
-
故人出山到南海,一官绛帐兼高悬。
出自:丘逢甲的《枚伯以长句题罗浮游草,次韵答之》
-
况乃天地相去远,一在南海一在燕。
出自:曾巩的《谢章伯益惠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