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清越女吹芦管,绝似巴童唱竹枝。

出处

出自明末清初屈大均的《秋日自广至韶江行有作(其十二)

拼音和注音

qī qīng yuè nǚ chuī lú guǎn , jué shì bā tóng chàng zhú zhī 。

小提示:"凄清越女吹芦管,绝似巴童唱竹枝。"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竹枝:1.竹子的小枝。2.乐府《近代曲》之一。本为巴渝(今四川东部)一带民歌,唐诗人刘禹锡据以改作新词,歌咏三峡风光和男女恋情,盛行于世。后人所作也多咏当地风土或儿女柔情。3.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单调十四字,分平韵、仄韵两体。

清越:(形)清脆激越:歌声~,响彻云霄。

芦管:芦苇的茎。即芦笳。

凄清:(形)①形容微寒:月光~。②凄凉:~的琴声|荒园~。

小提示:"凄清越女吹芦管,绝似巴童唱竹枝。"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相关分类
全诗
屈大均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请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相关名句

主题

热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