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因木耳再来人,巧幻不亏于毫末。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宋释印肃的《赞三十六祖颂(其十五)》
拼音和注音
biàn yīn mù ěr zài lái rén , qiǎo huàn bù kuī yú háo mò 。
小提示:"辨因木耳再来人,巧幻不亏于毫末。"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再来:1.再一次来。2.谓连续的动作或事。
毫末:毫毛的末端。比喻极其细微。指笔端。
木耳:植物名。真正担子菌类木耳族。生于朽腐的树干上。担子果成片状,一边黏在腐木上,表面向上突出。菌丝体生长后,生子实体,形如人耳,径约一公寸,内面平滑,呈暗褐色,外面密生柔软的短毛,呈淡褐色。可供食用。
小提示:"辨因木耳再来人,巧幻不亏于毫末。"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开祛露毫末,自得高蹇嵼。
出自:韩愈的《赠张籍》
-
券外真毫末,樊中足坦夷。
出自:李处权的《留别范元长二十八韵》
-
岂知昂霄势,长养自毫末。
出自:刘子翚的《谕俗(其十)》
-
聊当出毫末,化服狡与顽。
出自:苏轼的《送程七表弟知泗州》
-
劫火洞然毫末尽,此庐不坏人如旧。
出自:白玉蟾的《题丹枢先生草庵》
-
经营惨淡千万状,点缀毫末无遗踪。
出自:许恕的《题赵松雪桑落洲望庐山图》
-
人间惊毫末,物外雄窥临。
出自:汪藻的《宿焦山方丈》
-
如何日孳孳,复为毫末恼。
出自:石宝的《寄所知》
-
万窍凌虚无,一柱支毫末。
出自:吴伟业的《偕穆苑先孙浣心叶子闻允文游石公山盘龙石梁寂光归云诸胜》
-
扰扰争毫末,何人解乐全。
出自:许景衡的《寄题张学士三径堂二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