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山高三国后,洞庭波阔九歌馀。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明邵宝的《寄湖南赈使吴中丞兼柬秦中丞凤山》
拼音和注音
chì bì shān gāo sān guó hòu , dòng tíng bō kuò jiǔ gē yú 。
小提示:"赤壁山高三国后,洞庭波阔九歌馀。"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洞庭:广阔的庭院。湖名。即洞庭湖。湖名。太湖的别名。山名。在江苏省太湖中。有东西二山,东山古名莫厘山﹑胥母山﹑元明后与陆地相连成半岛。西山即古包山。
赤壁:1.传为中国古代著名的赤壁之战遗址,位于湖北省蒲圻县西北。2.《赤壁》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时暗指自己胸怀大志不被重用,以小见大。
九歌:1.古代乐曲。相传为禹时乐歌。2.泛指各种乐章。3.楚辞篇名。战国楚人屈原据楚地祭祀乐歌改作而成,分为〈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及〈礼魂〉十一篇。
三国:1.指东汉后魏、蜀、吴三国。2.(220—280)(公元220~280)汉末,魏、蜀、吴分立的时期,史称为「三国」。
小提示:"赤壁山高三国后,洞庭波阔九歌馀。"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
出自:苏轼的《后赤壁赋》
-
望樊冈,过赤壁,想雄图。
出自:岳甫的《水调歌头》
-
约定今月十五日夜游赤壁,走一遭去。
出自:《杂剧·苏子瞻醉写赤壁赋》
-
天时不顺,大率雄师,战于赤壁。
出自:《杂剧·刘玄德醉走黄鹤楼》
-
洞庭缥缈两峰出,正似碧海浮方壶。
出自:高启的《洞庭山》
-
长信宫中叶满阶,洞庭湖上波平水。
出自:龚宗元的《捣砧词》
-
味含霜气洞庭柑,鲊带桃花楚水?。
出自:杨万里的《小饮俎豆颇备江西淮浙之品戏题二首(其二)》
-
洞庭十万梨花村,村村花发当湖曙。
出自:李流芳的《洞庭看梨花柬别王淑士》
-
危楼倚空欲千尺,阑干下瞰洞庭色。
出自:胡应麟的《题岳阳楼图》
-
湘漓水清漪,洞庭秋沕穆。
出自:陈恭尹的《送吴制军至三水因纪昔游作百韵赠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