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头前引道,拄杖挂葫芦。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cāng tóu qián yǐn dào , zhǔ zhàng guà hú lu 。
小提示:"苍头前引道,拄杖挂葫芦。"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葫芦:1.一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叶子心脏形,花白色。果实中间细,像两个球连在一起,表面光滑,嫩时可以吃,成熟后可做器皿,也供玩赏。2.这种植物的果实。
拄杖:1.执持。三国魏曹操《陌上桑》:“食芝英,饮醴泉,拄杖桂枝佩秋兰。”2.支撑着拐杖。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韩康伯病,拄杖前庭消摇。”宋苏轼《次韵参寥寄少游》:“当年步月来幽谷,拄杖穿云冒夕烟。”3.手杖,拐杖。唐钱起《题延州圣僧穴》诗:“四时树长书经叶,万岁巖悬拄杖籐。”宋陆游《晚步江上》诗:“高柳阴中扶拄杖,平沙稳处据胡牀。”明马愈《马氏日抄·憨皮袋》:“乃贯休所画弥勒佛像,横一拄杖挑皮袋於背,腰间曳一蕉扇。”鲁迅《故事新编·理水》:“‘禹来治水,一定不成功,如果他是鲧的儿子的话,’一个拿拄杖的学者说。”
苍头:1.指以青巾裹头的军队。《战国策·魏策一》:“今窃闻大王之卒,武力二十餘万,苍头二千万。”《史记·项羽本纪》:“少年欲立婴便为王,异军苍头特起。”裴駰集解引应劭曰:“苍头特起,言与众异也。苍头,谓士卒皁巾,若赤眉、青领,以相别也。”清赵翼《拟老杜诸将》诗:“萑苻未扫一年迟,特起苍头又几支。”2.指奴仆。《汉书·鲍宣传》:“使奴从宾客浆酒霍肉,苍头庐儿皆用致富。”颜师古注引孟康曰:“汉名奴为苍头,非纯黑,以别於良人也。”前蜀贯休《少年行》:“却捉苍头奴,玉鞭打一百。”《老残游记》第九回:“话言未了,苍头送上茶来。”3.言头发斑白。指年老的人。唐王维《送高判官从军赴河西序》:“苍头老将,持汉节以临戎;白面书生,坐胡床而破贼。”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王六郎》:“苍头稚子毕集,祖送出村。”
头前:前面。
引道:引道,读音为yǐn dào,汉语词语,泛指出发,启程的意思。出自《后汉书·吴汉传》。
小提示:"苍头前引道,拄杖挂葫芦。"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乌藤拄杖明朝事,怕见丹枫映水滨。
出自:王夫之的《仿昭代诸家体三十八首.十二.祝京兆允明.悲秋》
-
幽人拄杖移时立,句句诗中是苦吟。
出自:薛嵎的《冬日野步》
-
衲僧拄杖头,一升三合米。
出自:释绍昙的《偈颂一百零二首(其十)》
-
是以江滨五亩园,拄杖芒鞋日经画。
出自:曾几的《赠阎德夫参议》
-
今朝拄杖偏宜到,暖碧红烟染林草。
出自:张镃的《千叶黄梅歌呈王梦得张以道》
-
拄杖偶同登此顶,青天何梦到狂夫。
出自:庄昶的《与谢汝申登定山》
-
弹冠意气谁相许,拄杖烟霞尚可寻。
出自:欧大任的《惟敬席上喜思伯使还》
-
不唤作拄杖子,辜负先圣。
出自:释广闻的《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十八)》
-
龙生龙子气骎骎,拄杖横担遍宝林。
出自:饶节的《答惠海首座五首海乃圆照禅师小师(其二)》
-
柴门何日,拄杖小桥横。
出自:夏言的《临江仙(其三)壬寅六月望曰,次醉翁韵,是日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