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明人面目,刻画老根柢。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fēn míng rén miàn mù , kè huà lǎo gēn dǐ 。
小提示:"分明人面目,刻画老根柢。"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面目:(名)①同“面貌”①:~狰狞|~可憎。[近]面目。②同“面貌”②:政治~|不见庐山真~。[近]面目。③面子;脸面:任务完不成,我有何~见同志们。
人面:人的脸面。
分明:(形)清楚:公私~。②(副)明明;显然:看样子,他~是心里不痛快。
明人:明白人。指明代人。指心地光明的人。参见'明人不做暗事'。
刻画:(动)①用刀子或尖锐的东西刻:这个围屏~得很精致。②用文字描写或用其他艺术手段表现(人物的形象、性格):~人物形象。[近]描画|描绘。
根柢:1.草木的根。2.比喻事物的根基,基础。3.植根。
小提示:"分明人面目,刻画老根柢。"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分明天上日,生死愿同欢。
出自:孟云卿的《今别离(一作别离曲)》
-
谓是运庵真面目,澄潭不许卧苍龙。
出自:释普岩的《自赞(其一)》
-
亦有四五辈,面目渐老苍。
出自:俞明震的《小学堂歌》
-
向来何处识面目,应在少陵诗句中。
出自:唐庚的《登越王楼》
-
庐山面目是耶非,百转千回非所思。
出自:叶燮的《登五老峰自一峰二峰至中峰最高处》
-
试将圆镜当空照,始识庐山面目真。
出自:袁甫的《和晋斋兄韵三首(其二)》
-
天柱峰高白日晴,华嵩相对最分明。
出自:顾璘的《登天柱峰次路北村院长旧韵》
-
边城迢递斜连海,堠火分明直过山。
出自:程敏政的《送申挥使宁守备山海关》
-
两蕊三花便可人,分明笔底有阳春。
出自:凌云翰的《墨梅》
-
临别慈亲意,分明义割恩。
出自:岳正的《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