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时拄杖向邻村,渐到清明亦杜门。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唐司空图的《狂题十八首(其十一)》
拼音和注音
chū shí zhǔ zhàng xiàng lín cūn , jiàn dào qīng míng yì dù mén 。
小提示:"初时拄杖向邻村,渐到清明亦杜门。"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清明:(形)有法度,有条理:政治~|~世界。[反]腐败。②(形)清楚而镇静:神志~。③(形)清澈而明朗:月色~。[反]混浊。④(形)晴朗:天气~。⑤(名)二十四节气之一,在4月4、5日或6日。民间习惯在这天扫墓。
初时:起初;开始的时候。
拄杖:1.执持。三国魏曹操《陌上桑》:“食芝英,饮醴泉,拄杖桂枝佩秋兰。”2.支撑着拐杖。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韩康伯病,拄杖前庭消摇。”宋苏轼《次韵参寥寄少游》:“当年步月来幽谷,拄杖穿云冒夕烟。”3.手杖,拐杖。唐钱起《题延州圣僧穴》诗:“四时树长书经叶,万岁巖悬拄杖籐。”宋陆游《晚步江上》诗:“高柳阴中扶拄杖,平沙稳处据胡牀。”明马愈《马氏日抄·憨皮袋》:“乃贯休所画弥勒佛像,横一拄杖挑皮袋於背,腰间曳一蕉扇。”鲁迅《故事新编·理水》:“‘禹来治水,一定不成功,如果他是鲧的儿子的话,’一个拿拄杖的学者说。”
杜门:闭门,堵门。
邻村:邻近的村舍。
小提示:"初时拄杖向邻村,渐到清明亦杜门。"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不妨扶拄杖,行到白云边。
出自:寇准的《顶山》
-
拄杖挑起空中云,钵盂漉上波心月。
出自:白玉蟾的《送珊上座归育王》
-
打包行脚前生定,拄杖归来梦亦蘧。
出自:杨玉衔的《鹧鸪天》
-
松风拄杖访蓬瀛,傍竹青青结草楹。
出自:张子翼的《登竹峰员墩书馆》
-
苔痕记拄杖,雪影傍跏趺。
出自:吕本中的《喜章仲孚朝奉见过十韵》
-
银篆盘,铁拄杖,
出自:郑文康的《寄贺甫里严公宁五帙》
-
移舟沙树底,拄杖古城阴。
出自:袁凯的《夜泊镆铘城》
-
拄杖笑呵呵,禅床也?跳。
出自:释慧开的《偈颂八十七首(其七十七)》
-
可怜拄杖子,暗里自抽枝。
出自:释宗杲的《偈颂一百六十首(其一○四)》
-
风雨沉沉,送了清明节。
出自:朱祖谋的《蝶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