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疲中国力,每岁事匈奴。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明区大相的《南行感怀四十首(其十五)》
拼音和注音
lǚ pí zhōng guó lì , měi suì shì xiōng nú 。
小提示:"屡疲中国力,每岁事匈奴。"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匈奴:古代的一个游牧民族,与第4、5世纪侵入欧洲的匈奴族有血缘关系或系同一民族,包括中国历史上的戎族与狄族。据中国史籍记载,公元前3世纪匈奴曾占领从里海到长城的广大地域,并统治蒙古的大部分。
中国:1.华夏族、汉族多在黄河南、北建都,因称其地为中国”,与中土”、中原”、中州”、中华”含义相同。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
国力:(名)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等方面具有的实力:增强~|~雄厚。
小提示:"屡疲中国力,每岁事匈奴。"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
出自:李白的《苏武》
-
匈奴之祸,从我始矣!」律知武终不可胁,
出自:班固的《苏武传(节选)》
-
托当今圣德,把匈奴每净洗,博一个万代名扬恁时节喜。
出自:《杂剧·阀阅舞射柳蕤丸记》
-
上马随匈奴,数秋黄尘里。
出自:戎昱的《相和歌辞。苦哉行五首》
-
深入匈奴战未休,黄旗一点兵马收,乱杀胡人积如丘。
出自:王昌龄的《箜篌引》
-
匈奴不系颈,汉将但封侯。
出自:王贞白的《塞上曲》
-
圣人吉凶与同患,蹄迹肯容中国存。
出自:郑珍的《捕豺行》
-
安见中国葵,浅智亦足赖。
出自:刘攽的《杂咏四首(其三)》
-
日本刀,光离离,杂入中国外国悲。
出自:王邦畿的《日本刀》
-
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出自: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