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酣耳热莫狂歌,布鼓雷门须缩手。

出处

出自宋朱熹的《次张彦辅赏梅韵

拼音和注音

jiǔ hān ěr rè mò kuáng gē , bù gǔ léi mén xū suō shǒu 。

小提示:"酒酣耳热莫狂歌,布鼓雷门须缩手。"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狂歌:纵情歌咏。

耳热:耳热ěrrè兴奋等所致的耳部充血发热怪不得昨天耳热,原来你说我了

缩手:缩手suōshǒu[shrinkfromdoingsth]却步抽身;不下手。比喻不敢做下去或不干预其事巧匠旁观,缩手袖间。——唐·韩愈《祭柳子厚文》

酒酣耳热:酣:酣畅,痛快。耳热:耳根发红发热。形容酒兴正浓。

布鼓雷门:布鼓:用布蒙的鼓,发不出声响。雷门:古代会稽(今浙江绍兴)的城门名。传说雷门有大鼓,击之鼓声响亮到可以传到洛阳。比喻在行家高手面前卖弄自己的并不高明的本领。

小提示:"酒酣耳热莫狂歌,布鼓雷门须缩手。"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朱熹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相关名句

主题

热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