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落三家村,薜荔垂疏阴。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láo luò sān jiā cūn , bì lì chuí shū yīn 。
小提示:"牢落三家村,薜荔垂疏阴。"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薜荔:植物名。又称木莲。常绿藤本,蔓生,叶椭圆形,花极小,隐于花托内。果实富胶汁,可制凉粉,有解暑作用。《楚辞·离骚》:“擥禾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蘂。”王逸注:“薜荔,香草也,缘木而生蘂实也。”唐宋之问《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诗:“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木莲》。梵语preta的译音。或译为“薜荔多”。义为饿鬼。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九:“薜荔,蒲细,来计反,此译言饿鬼也。”《云笈七籤》卷十:“薜荔者,饿鬼名也。”
三家:极言人户之少。指春秋鲁大夫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指春秋晋之三卿韩﹑赵﹑魏。指汉代传《诗》的齐﹑鲁﹑韩三派。指汉代传《尚书》的欧阳﹑大夏侯﹑小夏侯三派。指解说《春秋》的左氏﹑公羊﹑谷梁三派。指古代天文学中的盖天﹑宣夜和浑天三种学派。指三皇。指夏﹑商﹑周。
三家村:“三家村”一词在《汉语大词典》中有两个义项:一是"偏僻的小乡村"。二是"文革"用语(专指1966年吴晗、邓拓、廖沫沙三人因之前在《前线》开辟《三家村札记》专栏而被诬为"三家村反党集团")。事实上,"三家村"在唐代已出现,其最早出自唐代王季友《代贺若令誉赠沈千运》:"相逢问姓名亦存,别时无子今有孙。山上双松长不改,百家唯有三家村。诗中"三家"与"百家"形成鲜明对比,当年百户的村落如今仅馀数家("三家"为虚指,极言其少),苍凉之感跃然纸上。
小提示:"牢落三家村,薜荔垂疏阴。"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世路故交如有问,深深薜荔稳藏身。
出自:黄公辅的《归田十首(其四)》
-
犹记誓归来,买山因薜荔。
出自:沈守正的《挽胡休复庶常八章(其二)》
-
旧隐云深寒薜荔,他乡春尽变蘼芜。
出自:徐熥的《闻伯孺由吴兴入姑苏遥有此寄》
-
若教飞上龙池柳,还忆家林薜荔春。
出自:王恭的《为林执中赋茂林十咏(其一)乔木新莺》
-
君不见西郊樗栎百尺强,薜荔裹缚蝼蚁房,此物安可升庙廊?
出自:王冕的《漆树行》
-
风摇薜荔屋,尘集芙蓉堂。
出自:李流谦的《次韵勾龙元应》
-
閒庭雨过藤花落,古壁烟侵薜荔黄。
出自:沈璋的《过净莲庵》
-
风动茶蘼架,雨侵薜荔墙。
出自:潘榛的《戴明府漱江亭(其二)》
-
结庐依薜荔,一径入桑麻。
出自:李云龙的《水西别业新成》
-
暂系江边艇,寻君薜荔居。
出自:李英的《过京口访茅秀才平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