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韬光云径侧,山僧带雨斸来时。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清弘历的《题陆治四时蔬果卷十六首(其一)笋》
拼音和注音
jì de tāo guāng yún jìng cè , shān sēng dài yǔ zhǔ lái shí 。
小提示:"记得韬光云径侧,山僧带雨斸来时。"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记得:能记起;没忘记。
韬光:1.敛藏光采。汉孔融《离合作郡姓名字诗》:“玟璇隐曜,美玉韜光。”唐韩偓《元夜即席》诗:“桂兔韜光云叶重,烛龙衔耀月轮明。”2.比喻隐藏声名才华。南朝梁萧统《<陶渊明集>序》:“圣人韜光,贤人遯世。”元谷子敬《城南柳》第三折:“学子陵遁跡在严滩,似吕望韜光在渭川。”鲁迅《且介亭杂文·河南卢氏曹先生教泽碑文》:“韜光里巷,处之怡然。”3.唐代名僧,蜀人,能诗,住杭州灵隐寺,与郡守白居易为诗友。穆宗长庆年间,于灵隐山西北巢枸坞筑寺,后人名之韬光寺,亦省称韬光。清周準《宿灵隐寺梵香阁晓起眺望》诗:“行当访韜光,直上松云顶。”张昭汉《绝句十二首和先君韵》之四:“竹杖芒鞋任所适,朝游灵隐暮韜光。”4.郑板桥所著七言诗。
小提示:"记得韬光云径侧,山僧带雨斸来时。"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搜出来时,将他全家处斩,
出自:纪君祥的《杂剧·冤报冤赵氏孤儿》
-
他再有甚么话说?我临来时,他又与了个简帖来,捎与姐姐哩。
出自:白朴的《杂剧·董秀英花月东墙记》
-
高情千古羲皇上,北窗风特地凉,客来时樽酒淋浪。
出自:张养浩的《【双调】水仙子》
-
小校辕门首觑者,元帅来时,报复我知道。
出自:李文蔚的《杂剧·破苻坚蒋神灵应》
-
令人门首觑者,若来时报的老夫知道。
出自:《杂剧·狄青复夺衣袄车》
-
记得江南燕乳。
出自:陈维崧的《黄鹂绕碧树.冬夜观剧感旧》
-
记得当时多珍重,而今手帕有余香。
出自:梅卿氏的《岁壬子,余在赵家马头村佣书时值清明佳节,率徒散步闲游,误入仙境。但见桃李斗艳,梅柳争春,灿烂芳菲,四无涯际,真乐景也。即命徒杏村沽酒,开筵坐花,畅饮狂歌,不觉颓然大醉。稍醒,思饮茶而不得。适有一小徒,》
-
私语侍儿还记得,去年曾否立花梢。
出自:束蘅的《捣练子.新燕》
-
逢山记得还山路,投老閒将未老身。
出自:成鹫的《张子白休官却寄(其一)》
-
陶村西畔临溪路,记得提壶送舅时。
出自:王佐(汝学)的《别下岭哭甥宗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