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魏了翁的《水调歌头.送蒋成父公顺》
yǒng fū bù , xún shī xué dào suī lè ,
小提示:"咏夫不,寻师学道虽乐,"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学道:学习道艺,即学习儒家学说,如仁义礼乐之类。学习道行。指学仙或学佛。即学政。
师学:学校。从师学习。
小提示:"咏夫不,寻师学道虽乐,"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出自:《山中书事》
出自:《杂剧·瘸李岳诗酒玩江亭》
出自:韩愈的《广宣上人频见过》
出自:吕岩的《忆江南》
出自:苏轼的《以屏山赠欧阳叔弼》
出自:苏轼的《三朵花,并叙》
出自:唐桂芳的《耕读堂辞》
出自:柳是的《剑术行》
出自:唐顺之的《陈渡草堂二首(其一)》
出自:徐灵府的《自咏二首(其二)》
出自:元好问的《朝中措》
出自:元好问的《清平乐》
出自:元好问的《婆罗门引.望月》
出自:元好问的《婆罗门引.过孟津河山亭故基》
出自:元好问的《减字木兰花》
出自:元好问的《浪淘沙令》
出自:元好问的《浣溪沙》
出自:元好问的《点绛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