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朱熹的《读道书作六首(其一)》
xíng wàng qì zì chōng , xìng dá lǐ bù yú 。
小提示:"形忘气自冲,性达理不馀。"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达理:通达事理;懂道理。天下通行的道理。通贯的纹路。阐明道理。
小提示:"形忘气自冲,性达理不馀。"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出自:无名氏的《满庭芳》
出自:刘处玄的《江城子》
出自:王洋的《代徐思远谢张季万》
出自:吕岩的《七言(其七十四)》
出自:尹志平的《无俗念》
出自:韩维的《赠昌言太中》
出自:周行己的《送欧阳司理归荆南》
出自:郭印的《再和二首(其一)》
出自:陈深的《悼亡》
出自:苏轼的《送司勋子才丈赴梓州》
出自:董嗣杲的《下江》
出自:董嗣杲的《霍山祠》
出自:董嗣杲的《辨才塔》
出自:董嗣杲的《赠封禺山翁》
出自:董嗣杲的《赠圭上人》
出自:董嗣杲的《题濂溪书院》
出自:董嗣杲的《醉后登黄池港舟》
出自:董嗣杲的《槿花》
出自:董嗣杲的《酴醾花》
出自:董嗣杲的《蔷薇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