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都车马苦飞霾,南国桅帆喜过淮。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宋梅尧臣的《依韵和杭州梅龙图入淮见寄》
拼音和注音
dōng dōu chē mǎ kǔ fēi mái , nán guó wéi fān xǐ guò huái 。
小提示:"东都车马苦飞霾,南国桅帆喜过淮。"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南国:(书)(名)指我国南部:~风情。
车马:〈名〉车辆和马匹,泛指交通工具。
东都:1.历代王朝在原京师以东的都城。(1)商代指商丘,在殷(殷墟)之东。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左传·定公四年》:“封畛土畧……取於相土之东都,以会王之东蒐。”杨伯峻注:“相土,殷商之祖。《太平御览》八十二引《竹书纪年》云:‘后相即位,居商丘。’则,相土之东都为今河南商丘县。”一说指帝丘(今河南省濮阳县)。参阅《通鉴地理通释》卷四。(2)西周指洛邑,故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在镐京之东。《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昔成王合诸侯城成周,以为东都,崇文德焉。”(3)东汉都洛阳,在西汉京都长安之东。汉班固有《东都赋》。(4)隋唐时指洛阳。时京都在长安。《隋书·炀帝纪上》:“﹝大业五年春正月﹞戊子,上自东都还京师。”《新唐书·高宗纪》:“﹝显庆二年十二月﹞丁卯,以洛阳宫为东都。”(5)南唐指广陵,在建康之东。故址在今江苏省扬州市。宋陆游《南唐书·烈祖纪》:“﹝昇元元年﹞以建康为西都,广陵为东都。”(6)元代指大梁。故址在今河南省开封市。清侯方域《定鼎说》:“胜国有三都焉:冬春居大都、东都……东都者,大梁也。”2.代指东汉。唐韩愈《荐士》诗:“五言出汉时,苏李首更号。东都渐瀰漫,派别百川导。”明宋濂《张侍讲<翠屏集>序》:“文之难言久矣。周秦以前,固无庸议。下此唯汉为近古,至於东都则渐趋於綺靡。”3.长安东都门的省称。汉疏广与侄受同时退隐,满朝百官祖饯于东都门外,后以“东都”谓致仕或饯别之地。《南齐书·徐孝嗣传》:“世祖问俭曰:‘谁可继卿者?’俭曰:‘臣东都之日,其在徐孝嗣乎!’”《文选·江淹<别赋>》:“帐饮东都,送客金谷。”李善注引苏林曰:“长安东都门也。”参见“东都门”。
小提示:"东都车马苦飞霾,南国桅帆喜过淮。"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东都寄食似浮云,襆被真成一宿宾。
出自:苏轼的《次韵林子中春日新堤书事见寄》
-
试说东都事,添人白发多。
出自:刘克庄的《北来人二首(其一)》
-
敢希东都金,且访西山药。
出自:薛蕙的《忆句曲山寄顾英玉》
-
三年客东都,高山但鸣琴。
出自:李弥逊的《西山次林尉韵》
-
传闻洛下遍乡井,化工之笔倾东都。
出自:沈范孙的《丁酉除夕前三日二树写梅花时正苦寒百虫尽蛰忽有一蜂徘徊帧上绕花不去予适在洛因作歌纪之》
-
南国无人射,菰芦最可留。
出自:屈大均的《留雁》
-
厌唤东山妓,聊赓南国谣。
出自:邓云霄的《夏日潦涨弥茫同冯无文龙玄珠摇小艇出浣花溪访祁伊吾遍探梨涌幽胜逶迤曲折溪转竹深冥迷不辨东西恍惚暗窥村坞楼台半藏树杪炊烟高接霞标真觉武陵天台犹浅浅耳欲招歌者同载先已他适流莺有韵不藉丝肉鸣榔长谣沉醉而返得五》
-
庾信一生南国恨,杜陵千载北征诗。
出自:王佐(汝学)的《和广州同府郑天与书怀韵》
-
茫茫南国遍旌旗,九日明朝有所思。
出自:俞德邻的《初度留山阳》
-
投笔辞南国,挥戈向北平。
出自:温纯的《送袁微之赴渔阳刘公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