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勤埽除,补阙塞瑕隙。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zhōng rén qín sào chú , bǔ quē sāi xiá xì 。
小提示:"中人勤埽除,补阙塞瑕隙。"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中人:1.中等资质的人。2.中等收入的人家。3.亲信贵宠的人。4.宦官。5.宫女。6.买卖仲介或居中调停的人。7.容貌中等的人。
补阙:1.匡补君王的缺失。《左传·襄公元年》:“凡诸侯即位,小国朝之,大国聘焉,以继好、结信、谋事、补闕,礼之大者也。”杜预注:“闕,犹过也。”《后汉书·胡广传》:“达练事体,明解朝章。虽无謇直之风,屡有补闕之益。”《明史·孙磐传》:“请定建言者为四等:最上,不避患害,抗弹权贵者;其次,扬清激浊,能补闕拾遗。”清朱克敬《瞑庵杂识》卷一:“且使外廷共见共闻,则怀忠抱义之士,於朝廷之得失,皆得以补闕拾遗,随时论捄。”2.官名。唐武后垂拱元年始置,有左右之分。左补阙属门下省,右补阙属中书省,掌供奉讽谏。北宋时改为司谏。南宋及元明重又设置,均随设随罢。《新唐书·仪卫志》:“左补闕一人在左,右补闕一人在右。”宋洪迈《容斋四笔·官称别名》:“唐人好以它名标榜官称……监察为合口椒,諫议为大坡、大諫,补闕(今司諫)为中諫,又曰补衮。”3.引申为弥补缺漏。吴格《<诗三家义集疏>点校说明》:“搜残补阙,网罗遗佚,为后人提供迄今最完备之三家《诗》读本。”
瑕隙:指可乘的间隙,嫌隙。
小提示:"中人勤埽除,补阙塞瑕隙。"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颇笑区中人,沄沄逐川逝。
出自:赵蕃的《桃川山中用陈苏旧韵示周游》
-
我是东州西上客,也来吟作社中人。
出自:袁说友的《用陈和你太博韵题江州高远亭四首》
-
玉酒中人小醉。
出自:沈端节的《如梦令》
-
碧藕花中人家住,恨幽香、可爱不可近,
出自:吴泳的《贺新郎(游西湖和李微之校勘)》
-
东墙明月满,偏照意中人。
出自:白朴的《杂剧·董秀英花月东墙记》
-
小妇人是河中人,唤做李幼奴。
出自:武汉臣的《杂剧·包待制智赚生金阁》
-
正是个中人,他背地里养着奸夫,
出自:李行甫的《杂剧·包待制智赚灰栏记》
-
镜中人,由来自相许。
出自:崔国辅的《杂曲歌辞。丽人曲》
-
忽然一曲称君心,破却中人百家产。
出自:陆海的《句》
-
不见眼中人,天长音信短。
出自:李白的《寄远十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