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明镜当台语,笑指真图并戒坛。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清玄烨的《朕偶至潭柘览老和尚照福画像因而有感故作诗赐之》
拼音和注音
ruò fēi míng jìng dāng tái yǔ , xiào zhǐ zhēn tú bìng jiè tán 。
小提示:"若非明镜当台语,笑指真图并戒坛。"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明镜:1.明亮的镜子,比喻完美的典范。2.明察;明鉴。3.喻月亮。
若非:(书)(连)要不是:~亲身经历,岂知其中缘由。
台语:闽南语,据传起源于黄河、洛水流域,在西晋时期、唐朝、北宋迁移至福建南部,发祥于福建泉州。现主要分布地除闽南地区和台湾地区外,还分布于闽东北地区、浙东南区、及广东潮汕地区(揭阳、汕头、潮州) 、海陆丰地区 、粤西地区(湛江、茂名、阳江)、粤港澳大湾区(中山、香港) 、海南岛及东南亚的大部分华人社群。全世界使用闽南语的有7000多万人。 "闽南语"一词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学术上泛指闽南语的集合,狭义则仅指闽台地区之闽南语。台湾及西方学者多认为是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汉语族闽语支。 在大陆语言学的分类上,属汉语族中闽语的一种。闽南语在各地有不同称呼,例如在中国大陆常被称为泉州话、漳州话、 厦门话、福建话、河洛话、潮汕话、雷州话、汕尾话(古代河南话)、学佬话等;在台湾亦被称为台湾话、河洛话或福佬话,在东南亚的海外华人则称为福建话(hokkien)或咱人话(台闽字写作咱侬话)。
戒坛:戒坛jiètán僧徒受戒的场所
小提示:"若非明镜当台语,笑指真图并戒坛。"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若非墙头醪,空觅稽山贺。
出自:李玮的《寄应仲鹄杨宾王》
-
倘若非、奎壁光辉,长夜几时能旦。
出自:林鸿的《苏武慢.八首(其八)》
-
若非大气魄,只是小机锋。
出自:刘克庄的《杂咏一百首(其七十六)马祖》
-
若非天地功破裂,定是鬼神力凿开。
出自:张献民的《山门六题寄圣俞.山门》
-
若非去挟秦家姝,定是将偷邛市女。
出自:汤显祖的《遥和诸郎夜过桃叶渡》
-
京国城西几度秋,若非高士共谁游。
出自:杨巍的《九日京城西和汪山人韵》
-
若非埋灭在九地,似尔光怪何以能久全。
出自:沈昌宇的《宝盘歌》
-
若非年命促,那不愁刺天。
出自:洪亮吉的《墙上蒿》
-
若非辋川庄口,定是浣花溪头。
出自:钱宰的《题画(其一)》
-
若非朝士相追送,何处冥鸿更有踪。
出自:杨万里的《戊申四月九日得请补外初出国门宿释迦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