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接紫阳风俗厚,学传东鲁道源赊。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lǐ jiē zǐ yáng fēng sú hòu , xué chuán dōng lǔ dào yuán shē 。
小提示:"礼接紫阳风俗厚,学传东鲁道源赊。"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紫阳:1.宋代理学家朱熹的别称。朱熹之父朱松曾在紫阳山(在安徽省歙县)读书。朱熹后居福建崇安,题厅事曰紫阳书室,以示不忘。后人因以"紫阳"为朱熹的别称。2.传说中古代神仙常以紫阳为称号。如周穆王时李八百号紫阳真君,汉周义山、宋张伯端俱号紫阳真人。亦用以泛指道士。
风俗:(名)指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俗等:~习惯。
小提示:"礼接紫阳风俗厚,学传东鲁道源赊。"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我久在河内,颇知卫风俗。
出自:梅尧臣的《卫州通判赵中舍》
-
谁敢向他行挟细拿粗?逞刁顽全不想他妻我妇,这的是败坏风俗,
出自:关汉卿的《杂剧·包待制智斩鲁斋郎》
-
总则要风俗还淳。
出自:《杂剧·孟德耀举案齐眉》
-
风俗之流,遂成其政;
出自:嵇康的《声无哀乐论》
-
复闻江海曲,好杀成风俗。
出自:崔颢的《赠怀一上人》
-
因时省风俗,布惠迨高年。
出自:韦应物的《春月观省属城,始憩东西林精舍》
-
君书问风俗,此地接炎州。
出自:刘禹锡的《南中书来》
-
洛阳风俗不禁街,骑马夜归香满怀。
出自:薛逢的《醉春风》
-
江南荡风俗,养女娇且怜。
出自:崔致远的《江南女》
-
淮南风俗事瓶罂,方法相传竟留蓄。
出自:苏轼的《扬州以土物寄少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