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姓疮痍皆已补,三边父老自相亲。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清萧昌言的《敬和荫乔老砚弟留别榆林士民之作即步原韵》
拼音和注音
wàn xìng chuāng yí jiē yǐ bǔ , sān biān fù lǎo zì xiāng qīn 。
小提示:"万姓疮痍皆已补,三边父老自相亲。"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自相:相互。《后汉书·党锢传·范滂》:“君为人臣,不惟忠国,而造部党,自相褒举,评论朝廷,虚构无端,诸所谋结,并欲何为?”《二刻拍案惊奇》卷四:“两承差自相商议了一回道:‘除非如此如此。’”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诸峯自相掩蔽,不能一目尽也。”亲自察看。《三国志·吴志·薛综传》:“自臣昔客始至之时,珠崖除州县嫁聚,皆须八月引户,人民集会之时,男女自相可适,乃为夫妻,父母不能止。”佛教语。指事物各自外现的形象特征。与“共相”相对。章炳麟《国故论衡·明见》:“﹝物﹞无毕同,故有自相;无毕异,故有共相。”章炳麟《国故论衡·明见》:“浮屠之言曰:从一青计之,以是青为自相,以凡青为共相,青同也。以凡青为自相,以赤、白、黄、紫为共相,显色同也。以显色为自相,以声、香、味、触为共相,色聚同也。”参见“共相”。
父老:(名)尊称年长的人:~兄弟|家乡~。
相亲:互相亲爱;相亲近。定亲前家长或本人到对方家相看婚姻对象是否合意。
三边:汉时指匈奴﹑南越﹑朝鲜。指东﹑西﹑北边陲。明时指延绥﹑甘肃﹑宁夏三地区。原安边及定边﹑靖边三县的合称。抗日战争时期为陕甘宁边区的行政分区,简称三边。泛指边境,边疆。
疮痍:(书)(名)创伤,比喻遭受战争灾害破坏后民生凋敝的景象:满目~。
小提示:"万姓疮痍皆已补,三边父老自相亲。"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我闻父老言,感慨泪如倾。
出自:袁华的《露筋庙书谢琼树所藏米南宫帖后》
-
关中父老攀旗尾,阃外偏裨望马蹄。
出自:强至的《送王夕拜移帅庆阳》
-
父老招呼共一觞,岁犹中熟有馀粮。
出自:陆游的《初冬从父老饮村酒有作》
-
父老语我昭我聋,疑是先生不掩之精雄。
出自:员兴宗的《紫云洞》
-
何时父老见封禅,侧身东望长摧眉。
出自:彭孙贻的《五怀诗(其二)怀太山吟》
-
会应为前席,南国尚疮痍。
出自:湛若水的《送大都宪伍松月先生考绩之京》
-
往矣有吾民,疮痍方尔疗。
出自:陈襄的《送李惟肖尉尤溪》
-
疮痍分大药,水火出炎天。
出自:屈大均的《奉答林木文泷水客舍见寄之作》
-
指麾貔虎千营静,苏息疮痍万户春。
出自:严嵩的《赠参赞王公浚川》
-
东郡疮痍日,苍生属此行。
出自:何景明的《送侯汝立之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