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笼跳入露柱,佛殿走出三门,撞著个无面目汉。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宋释崇岳的《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二)》
拼音和注音
dēng lóng tiào rù lù zhù , fó diàn zǒu chū sān mén , zhuàng zhù gè wú miàn mù hàn 。
小提示:"灯笼跳入露柱,佛殿走出三门,撞著个无面目汉。"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灯笼:(名)一种笼子式的照明用具,多用纸或纱糊在细竹篾或铁丝做的骨架上,里面点蜡烛。种类多样,可手提或悬挂。现多用作节日装饰灯,用电灯作光源。
面目:(名)①同“面貌”①:~狰狞|~可憎。[近]面目。②同“面貌”②:政治~|不见庐山真~。[近]面目。③面子;脸面:任务完不成,我有何~见同志们。
三门:古代天子都城四面各有三门。古代诸侯宫殿有三门:库门﹑雉门﹑路门。比喻人品形成的三种途径:禽门﹑人门﹑圣门。占验家立休﹑生﹑伤﹑杜﹑景﹑死﹑惊﹑开为八门。以休﹑生﹑开三门为吉,余为凶,故以'三门'指休门﹑生门﹑开门,取其吉义。《奇门遁甲.四时通用八门捷法》:'凡每日出入用事,从开﹑休﹑生三门,大吉。'《后汉书.文苑传.高彪》:'天有太一,五将三门;地有九变,丘陵山川。'李贤注:'《太一式》:'凡举事皆欲发三门,顺五将。'发三门者,开门﹑休门﹑生门。'唐玄宗《赐道士邓紫阳》诗:'《太乙》三门诀,元君六甲符。'后世行师临战﹐仿休﹑生等八门而布阵,三门所指亦同。指寺院大门。泛指大门或外门。山名。一名三门山,又名砥柱。在河南陕县东北的黄河之中。其山有中神门﹑南鬼门﹑北人门三门,故名。
佛殿:寺院供奉佛像的大殿。
小提示:"灯笼跳入露柱,佛殿走出三门,撞著个无面目汉。"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逃虚尚说闻人喜,况此依然面目迷。
出自:赵蕃的《自桃川至辰州绝句四十有二》
-
着你那无面目的婶子儿便将他劝。
出自:岳伯川的《杂剧·吕洞宾度铁拐李岳》
-
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
出自:司马迁的《报任少卿书 / 报任安书》
-
跳入广寒宫里坐,下看碧玉镜中天。
出自:杨万里的《小箬舟中望月》
-
跳入水晶宫,身世亦何有。
出自:林景熙的《游九锁山.翠蛟亭》
-
壶公能醉我,跳入画中休。
出自:徐渭的《题雪景画》
-
十三门里秋光冷,谁梦朝天喝道归。
出自:郑思肖的《绝句十首(其八)》
-
病客江南时感旧,三门寥落绝双鱼。
出自:邵宝的《怀姜佥宪若虚》
-
跳入野狐队,聊施起死方。
出自:释居简的《送遂宁海泉州权二友(其一)》
-
抄关使者三门海,进贡番人万里舟。
出自:屈大均的《白鹅潭眺望(其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