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昕昱曙光披,百辟冠裳式礼仪。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tài hé xīn yù shǔ guāng pī , bǎi pì guān shang shì lǐ yí 。
小提示:"太和昕昱曙光披,百辟冠裳式礼仪。"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礼仪:(名)礼节仪式:外交~。[近]礼节。
太和:1.见“太和”。2.亦作“大和”。3.人的精神、元气;平和的心理状态。4.谓太平。5.和睦。清恽敬《答陈云渠书》:“然家庭大和,文史足用,仰不愧古,俯不愧今,吾弟固有以自乐矣。”6.魏鼓吹曲名。《晋书·乐志下》:“改《上邪》为《太和》,言明帝继体承统,太和改元,德泽流布也。”7.雅乐名。唐段安节《乐府杂录·雅乐部》:“郊天及诸坛祭祀,即奏太和、冲和、舒和三曲。”《金史·乐志上》:“乃取大乐与天地同和之义,名之曰‘太和’。”
曙光:黎明的阳光。比喻已经在望的光明前景。
小提示:"太和昕昱曙光披,百辟冠裳式礼仪。"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载持巾栉礼仪好,一弄丝桐生死足。
出自:刘商的《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
-
人皆食谷与五味,独食太和阴阳气。
出自:卢仝的《赠金鹅山人沈师鲁》
-
东君出震,太和应物,恍惚中立丹基。
出自:曹勋的《法曲(遍第一)》
-
礼仪昭备,福履永绥。
出自:郊庙朝会歌辞的《嘉泰三年皇后册宝十三首(其七)》
-
愿弘戎虏地,却作礼仪乡。
出自:子言的《五言美瓜沙僧献款诗一首》
-
周旦制礼仪,交际先玉帛。
出自:成鹫的《诟金》
-
秋霜春雨感衷素,蘋藻粢盛严礼仪。
出自:陈琏的《永思堂为钱孟常赋》
-
纳言云阁上,礼仪皇运初。
出自:杨广的《赐牛弘诗》
-
三献既陈,礼仪孔殷。
出自:霍与瑕的《采松歌(其三)》
-
纪实传今古,修辞赞礼仪。
出自:弘历的《和李峤杂咏诗百二十首韵(其三十五)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