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风动地来,尘劳还复起。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bā fēng dòng dì lái , chén láo hái fù qǐ 。
小提示:"八风动地来,尘劳还复起。"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动地:震撼大地。
风动:风动fēngdòng空气压力使运动或作功风动工具。
尘劳:佛教徒谓世俗事务的烦恼。泛指事务劳累或旅途劳累。
八风:1.八方之风。《吕氏春秋·有始》:“何谓八风?东北曰炎风,东方曰滔风,东南曰熏风,南方曰巨风,西南曰凄风,西方曰飂风,西北曰厉风,北方曰寒风。”《淮南子·墬形训》:“何谓八风?东北曰炎风,东方曰条风,东南曰景风,南方曰巨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飂风,西北曰丽风,北方曰寒风。”《说文·风部》:“风,八风也。东方曰明庶风,东南曰清明风,南方曰景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閶闔风,西北曰不周风,北方曰广莫风,东北曰融风。”《左传·隐公五年》:“夫舞所以节八音,而行八风。”陆德明释文:“八方之风,谓东方谷风,东南清明风,南方凯风,西南凉风。西方閶闔风,西北不周风,北方广莫风,东北方融风。”2.八种季候风。《易纬通卦验》:“八节之风谓之八风。立春条风至,春分明庶风至,立夏清明风至,夏至景风至,立秋凉风至,秋分閶闔风至,立冬不周风至,冬至广莫风至。”3.指八音。《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五声和,八风平。”王引之《经义述闻·春秋左传中》:“古者八音谓之八风。襄二十九年传:‘五声和,八风平。’谓八音克谐也。”参见“八音”。4.佛教语。谓世间能煽动人心之八事:得可意事名“利”,失可意事名“衰”,背后排拨为“毁”,背后赞美为“誉”,当前赞美为“称”,当前排拨为“讥”,逼迫身心名“苦”,悦适心意名“乐”。见《释氏要览下·躁静》。唐王维《能禅师碑》:“不着三界,徒劳八风。”宋范成大《偶箴》诗:“情知万法本来空,犹復将心奉八风。”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索性枯坐一年,参透那八风不动的道理。”
小提示:"八风动地来,尘劳还复起。"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山下惊天动地雷,山头听得以婴孩。
出自:黎廷瑞的《九日二首》
-
孤标绝壁倚春晴,风动芸香满院生。
出自:陆深的《南峰书院》
-
蜕形先觉金风动,轻翼偏嫌玉露清。
出自:周宪王的《秋蝉》
-
华月照虚牖,微风动绮帷。
出自:邹缉的《翰林院斋宿听琴诗》
-
江亭相送欲斜晖,黄叶西风动客衣。
出自:王恭的《秋江送别》
-
变化游魂成风动,枢旋。
出自:王吉昌的《南乡子.坎离气变还元》
-
若遇秋风动归兴,吴江霜落有鲈鱼。
出自:叶兰的《寄张达善韩克明》
-
虽有帆与樯,亦须风动天。
出自:汪藻的《咏古四首(其二)》
-
水际光风动,林间积雨收。
出自:潘希曾的《湖上漫兴》
-
厨夜停斋鼓,溪风动塔铃。
出自:孙琮的《东塔寺同顾司马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