盎盎太和溢,煦煦元气周。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清姚燮的《吴侍读葆晋招食香粳粥酬之以诗》
拼音和注音
àng àng tài hé yì , xù xù yuán qì zhōu 。
小提示:"盎盎太和溢,煦煦元气周。"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元气:(名)指人或国家、组织的生命力:~大伤|恢复~。
太和:1.见“太和”。2.亦作“大和”。3.人的精神、元气;平和的心理状态。4.谓太平。5.和睦。清恽敬《答陈云渠书》:“然家庭大和,文史足用,仰不愧古,俯不愧今,吾弟固有以自乐矣。”6.魏鼓吹曲名。《晋书·乐志下》:“改《上邪》为《太和》,言明帝继体承统,太和改元,德泽流布也。”7.雅乐名。唐段安节《乐府杂录·雅乐部》:“郊天及诸坛祭祀,即奏太和、冲和、舒和三曲。”《金史·乐志上》:“乃取大乐与天地同和之义,名之曰‘太和’。”
煦煦:1.惠爱貌。2.和悦貌。3.温暖貌。
小提示:"盎盎太和溢,煦煦元气周。"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溥施甘雨回枯朽,尽使黎民乐太和。
出自:陈琏的《游柏子潭伏读太祖皇帝神龙效灵碑》
-
把此太和春,愿分天尽头。
出自:任环的《和仇雄川幽居十咏(其九)酌酒》
-
升坎降离凝正一而融三五兮,付之灵坚童子玉池太和官。
出自:洪咨夔的《山中吟》
-
高洁虽天性,悲凉岂太和。
出自:屈大均的《蝉》
-
前年踏雪匡庐过,今年暮春游太和。
出自:王世贞的《五老峰》
-
明朝也向山中去,手把松枝养太和。
出自:徐照的《会饮鲍史君池台》
-
太和孕毓流华滋,三千年方一见之。
出自:孙承恩的《寿图提学谢侍御请赋》
-
无形兼有象,俱在太和中。
出自:张镃的《前后植木犀楼上有月台尽见诸山》
-
瓮头白酒香初酿,凭藉一杯归太和。
出自:韩淲的《六月二日大雨如注山涧水溢(其三)》
-
太和昕昱曙光披,百辟冠裳式礼仪。
出自:弘历的《元旦试笔(其二)》